建構正常政體(POD)

建構正常政體(POD)

  • 作者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出版社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秀威代理)
  • 出版日期 / 2004-12
  • ISBN / 9410093055374
  • 定價 / NT$ 75
  • 優惠價 / NT$ 68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台灣政體尚存的問題,基本上來自三方面,分別是政府體制結構的問題、政府經營管理的問題 、以及公民民主文化不夠深化等三個面向的問題,這三個面向不僅有其單獨的問題點,而且形成交互作用,致使台灣政體的運作難以正常化。首先,就是政府體制的結構問題。這其中,第一項問題主要是中央政府體制不明確,致使政治權責不相稱,導致政策難以順暢推動。具體來說,就是台灣長久以來欠缺一個「合身、合時、合用」的憲政體制。第二項問題,則是行政組織層級與數量過多,造成公共服務提供過於無效能以及人事成本過高。第三個問題點,則是中央政府角色未能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對地方政府之關係仍停留在威權時代的「管制」型態,致使地方政府因所需資源的欠缺,在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方面有所限制。政府體制結構此一面向的第四個主要問題,就是欠缺一個政黨公平競爭與運作的機制。台灣政體難以正常化的第二個面向問題,主要是集中在政府經營管理方面。而此,又可進一步區分成政府內部經營管理的效能問題,以及政府對外課責性之問題。政府內部經營管理的問題點,主要有欠缺對資源有效運用的觀念與能力、對生產力與績效管理不夠重視、公共服務品質有再提昇之空間等議題。至於政府對外課責性之問題,主要是指由於相關制度仍有更臻完善的空間,致使政府各級官員(含各級民代)非法貪瀆、不當得利、浪費公帑等情事仍時有所聞。台灣政體第三個面向的問題,則是公民民主文化不夠深化。也就是說台灣的民主奇蹟尚未真正地落地生根,仍相當高程度停留在所謂「奇蹟」的階段。通常,奇蹟二字代表著依正常情形而言,不應該會發生且是令人驚喜的正面結果。對台灣的民主而言,歷史進程中,由於內外各項因素的擦撞(主要是島內民主呼聲與運動;配合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當時政府民主化的壓力;再加以當時蔣經國總統之開放胸襟),致使台灣很快地有了民主體制與形式方面的成果。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