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太陽旗下的罪惡:不為人知的日本遠東戰爭罪行
- 作者 /
康狄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9
- ISBN /
9789865729929
- 定價 /
NT$
540
- 優惠價 / NT$
486
首部完整研究日軍遠東三大戰爭暴行
「南京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緬泰死亡鐵路」的專著!
本書特色
首部完整研究日軍遠東三大戰爭暴行,「南京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緬泰死亡鐵路」的專著!
中國近現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 張憲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曉秋&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榮維木&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連紅,強力推薦。
特別收錄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者列斯特‧坦尼博士的回憶錄精華。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張憲文
康狄曾在南京師範大學讀書,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南京大屠殺史。他碩士畢業後從事媒體工作,並在職於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組織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季我努學社。季我努學社以「揭露日本戰爭罪行,謳歌中華民族脊樑,為國內二戰史研究積累史料」為宗旨,主要以抗戰史為研究領域。康狄邀請我擔任榮譽社長。
康狄雖然從事新聞工作,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對歷史研究的興趣,本書所集納的都是他在業餘時間撰寫的發表在國內各大報刊的關於日本戰爭罪行的文章。康狄以一個史學出身的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不斷發掘日軍在二戰時期在亞洲各個占領區的野蠻暴行,並且將以上暴行通過媒體對外發布,提供給廣大讀者,實屬難能可貴。
其中部分文章對於拓寬國內史學界對於日軍戰爭暴行的研究具有拋磚引玉的作用,這組文章主要是他撰寫的日本遠東戰爭罪行系列文章,其中包括巴丹死亡行軍、緬泰死亡鐵路、地獄航船和日軍大量掠奪白人戰俘和平民充當奴隸勞工。對於日軍的這幾項戰爭暴行,國內研究尚屬空白。列斯特‧坦尼博士的回憶錄也有很多中國人所不知的日軍在菲律賓、日本的戰爭暴行的描述,比如,坦尼博士在奧唐奈集中營、甲萬那端戰俘營以及日本大牟田17號戰俘營的悲慘遭遇。通過康狄整理的坦尼博士的回憶錄,讀者可以看到日軍對盟軍戰俘的非人虐待、虐殺。
以上的這些文章,實際上也是季我努學社已經出版和即將出版的譯作當中的精華部分。季我努學社關於日本戰爭罪行史料的整理、出版和傳播已經走上軌道。美國巴丹-克雷吉多老兵協會會長、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榮譽終身教授坦尼博士的回憶錄《My Hitch In Hell》已經由康狄翻譯,於2009年在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學社遴選的關於緬泰死亡鐵路、地獄航船、新加坡樟宜戰俘營、日軍掠奪白人戰俘充當奴隸勞工等戰爭罪行的四本專著,已經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規劃,目前正處於翻譯過程之中,將於2015年8月份由重慶出版集團出版。
在本書中,康狄的部分文章也涉及南京大屠殺。其中「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系列文章,是康狄在為《南京大屠殺全史》做媒體宣傳時由季我努學社會員以及他本人發表在《世界博覽》雜誌上的大型專題文章。康狄撰寫了英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和德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他的夫人多國麗撰寫了美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這組文章還有蘇聯和義大利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一共五篇文章,在《世界博覽》雜誌刊發後,網路媒體又大規模地全文轉載,為宣傳《南京大屠殺全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近年來,學社在日本戰爭罪行、抗戰史料的搜集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除康狄等翻譯的十餘部日本戰爭罪行、抗戰史外版文獻史料之外,還參加了上海交大東京審判中心《東京審判庭審記錄》的翻譯工作,翻譯了板垣征四郎、南次郎、松井石根等九名甲級戰犯的庭審記錄,字數超過40萬字。學社與深圳越眾文化、化學工業出版社合作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抗戰影像的整理與研究的專案,最終將形成圖文並茂的30卷大型畫冊,收錄圖片八千到一萬張,目前這個專案正在翻譯之中。
康狄在秀威出版公司出版的這本書,只不過是季我努學社諸多年輕學人科研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季我努學社已經出版、即將出版書籍近10部,字數超過250萬字,翻譯日本戰爭罪行、抗戰、朝鮮戰爭及辛亥革命書籍超過15部,翻譯字數超過500萬字,如果加上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抗戰影像叢書,學社已經出版和即將出版的各類書籍已經超過55部,總字數超過850萬字。
康狄這般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情執著,充滿朝氣。他們熟諳媒體傳播的規律,懂得以合適的方式將史學的研究成果通過現代媒體向廣大的讀者進行傳播,康狄的這些文章絕大多數都發表在國內著名的報刊雜誌上,並且在門戶網站、軍事網站、社區門戶上得到大規模轉載,很多讀者都看到了他們的文章,普及了抗戰史知識。近年來,日本右翼不斷挑釁,多次否定南京大屠殺和其他戰爭暴行。康狄等年輕學人的努力,正好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回擊。
最後,我送康狄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希望他紮紮實實,腳踏實地,在學術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
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
張憲文
2015年2月8日
於南京大學
序言二 用世界眼光來記憶日軍暴行
張連紅
我的學生范國平2007年從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畢業後,雖然一直從事編輯記者的繁忙工作,而且近兩年在工作的同時,還師從民國史專家復旦大學吳景平教授攻讀博士學位。他在業餘時間組建了季我努學社,團結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愛好歷史的年輕人,開展史學研究,不斷推出研究成果。據筆者所知,他們除了在報刊上發表的大量歷史類文章外,還相繼出版了《活著回家: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記》(譯著)、《辛亥革命》(譯著,獲得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的榮譽)、《臥底:解密「餘則成」們的潛伏檔案》(專著)、《刺客:民國刺殺大案》(專著)、《中國的脈動:近現代史名家講演錄》(主編)、《民國政治謀殺》(專著)、《日本在華間諜的活動》(譯著)等許多著譯作,在史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反響。最近其新著《太陽旗下的罪惡:不為人知的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又即將在臺灣出版,國平囑託我寫篇序言,所以我有幸較早拜讀書稿,讀後令人耳目一新,其用世界眼光記憶日軍暴行的全新視角,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二戰期間日軍暴行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在中國大地上肆意施暴,其製造的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三光作戰、細菌戰、毒氣戰、勞工集中營、性奴隸等暴行,慘絕人寰,罄竹難書。長期以來,我們抗戰史的研究比較注重揭露日軍在中國的暴行,而較少瞭解研究二戰期間日軍在東南亞的暴行。國平新書則以主要篇幅研究介紹了日軍在東南亞殺戮戰俘、強制戰俘修築鐵路、挖掘煤礦、掠奪黃金,以及在新馬一帶進行的「大檢證」、「大肅清」等暴行,特別是通過美國老兵列斯特‧坦尼的回憶,揭露了日軍屠殺戰俘的殘忍與恐怖,如《巴丹「殺戮遊戲」》一章,詳細介紹了日軍為了懲處5名試圖越獄美軍戰俘而實施的恐怖殺人遊戲過程,讀後令人毛骨悚然。顯然,該書的出版對於我們全面瞭解認識二戰期間日軍在遠東的暴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二,從英美等西方人士眼中再現南京大屠殺暴行。長期以來,我們從受害者的角度控訴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論著很多,但作者另闢蹊徑,將研究的視角轉到當時留在南京西方人士的書信日記以及英美德等國的官方文件,通過西方人士的觀察揭露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如作者以美國傳教士南京國際紅十字會主席約翰、馬吉、金陵女子大學美籍教授明妮‧魏特琳的書信日記和拍攝的影片,較為深入地介紹了美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通過德國人昆德和丹麥人辛德貝格的故事,再現了日軍在南京郊區江南水泥廠難民所的種種暴行。通過英美等西方人士揭露日軍暴行真相,有力地回擊了日本右翼所謂「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捏造的」荒唐謬論,使其不攻自破。
其三,從維護人類文明與正義的視角來反思日軍戰爭暴行。作者指出,日軍在戰爭中無視國際法,踐踏了國際戰爭法中的人道主義原則。在作戰和占領過程中對戰鬥人員與平民不加區別進行任意屠殺,其中一些戰爭暴行,超出了人類文明所能容忍的限度―日軍在太平洋地區曾多次食用被擊落的盟軍飛行員的肉。針對日本與加害國如何真正獲得和解的問題,作者認為:「受害者的正義仍未獲得,受害國更需要保存受害者的記憶。銘記不是為了復仇,而是為了在將來的某一天,與日本民眾擁有這些共同的記憶。」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周年,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相隔僅僅25年,人類便輕易重蹈覆轍,教訓極為深刻。為了利益之爭,國家之間瞬間可以遺忘戰爭的殘忍恐怖與血淚教訓,文明、正義與公理亦並不困難即可拋之腦外。為了與遺忘鬥爭,時刻警醒悲劇重演,今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4年6月,中國開始將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珍貴歷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在這一背景之下,國平的這本新作顯得更為重要,用世界眼光記憶日軍暴行,讓世界永遠銘記,讓人類永遠不再犯錯!
是為序。
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季我努學社顧問
張連紅
2014年10月8日於仙林
簡介
二戰後,東京審判中確認的日本三大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與「緬泰死亡鐵路」,其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南京大屠殺,後兩者罕為人知。
抗戰史研究團體「季我努學社」蒐羅大量史料,特以專書介紹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在遠東的侵略行為,包括巴丹死亡行軍、緬泰死亡鐵路、地獄航船及其大量掠奪白人戰俘和平民充當奴隸勞工。書中特別收錄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者列斯特‧坦尼博士的回憶錄;至於南京大屠殺的部分,則跳脫受害者的角度,以西方人士的視角客觀呈現,對於理解二戰這段歷史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康狄這群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情執著,充滿朝氣。他們熟諳媒體傳播的規律,懂得以合適的方式將史學的研究成果通過現代媒體向廣大的讀者進行傳播,普及了抗戰史知識,他們的努力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回擊。
——中國近現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 張憲文
該書作者以國際視野、世界眼光,運用大量歐美人士回憶錄等史料,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在遠東犯下的種種駭人聽聞的戰爭暴行。昭示唯有以史為鑒,方能維護和平,避免悲劇重演。
——著名日軍侵華史專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曉秋
此書對日本戰爭罪行的三個標識性事件進行了全面剖析。而揭露歷史上的醜惡,是為了防止悲劇重演,我想正是這個原因鞭策著康狄先生努力不輟,向人們解讀歷史的真實。我相信,通過對此書的閱讀,在瞭解歷史真相的同時,人們也會更加珍愛和平。
——著名抗戰史學者、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抗日戰爭研究》前主編 榮維木
國內學者較多關注日軍在中國的戰爭暴行,而較少關注日軍在中國以外的戰爭暴行。康狄新書用全新視角、世界眼光追述了日軍在遠東特別是東南亞等地的暴行。該書的出版對於我們全面認識瞭解二戰時期日軍遠東暴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著名抗戰史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連紅
作者簡介
范國平
筆名康狄,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北京蒼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編輯,臺灣蒼璧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資深編輯、記者、譯者,先後供職於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社下屬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
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級學術期刊發表文章60餘篇,近10篇文章被《新華文摘》、《近代史研究》全文轉載及索引。在大陸《炎黃春秋》、《時代週報》、臺灣《傳記文學》、《古今藝文》、美國《僑報》等報刊發表文章近兩百萬字。
在大陸、臺灣、香港出版書籍20餘部,其中《辛亥革命》、《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四卷本)獲得「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其參與翻譯的《東京審判研究叢書》及擔任總校譯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抗戰影像叢書》(30卷本,即將出版)均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
目錄
序言一\張憲文
序言二 用世界眼光來記憶日軍暴行\張連紅
導言 歷史的正義裁決―東京審判中的日本戰爭罪行
壹、南京大屠殺
英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德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日本在南京的圖書劫掠
鮮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
貳、遠東戰爭罪行
我們將把你們送到大牟田
金百合計畫揭密―日本二戰掠奪亞洲巨額財富黑幕
日軍強迫美軍戰俘修建緬泰死亡鐵路秘聞
不義之財―日本工業巨頭吞沒盟軍戰俘血汗錢
關於巴丹死亡行軍命令發布者的考證―辻政信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地獄航船―日本二戰轉運白人戰俘的「海上活棺材」
「大檢證」和「大肅清」―日本對新馬華人的大屠殺
參、列斯特‧坦尼博士回憶錄
巴丹死亡行軍―列斯特‧坦尼親歷的死亡之旅
日式死亡木馬
盟軍游擊隊在行動
巴丹「殺戮遊戲」
日本死亡礦井
解放東方「奧斯維辛」
肆、日軍刺殺中國政要
日軍為什麼刺殺張作霖―兼論張作霖的歷史功績
偉哉上將軍―日軍誘降與吳佩孚之死
伍、抗爭
軍統原來是幕後推手―再探南京毒酒案
並非徒勞的抗爭―我是怎樣退出南京的
勇者的正義之舉―紀念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壯士
狼子野心的「饕餮」―甲午戰爭兩甲子評伊藤博文
陸、國際評論
道歉賠償:日本政府的義務
有戰爭罪行責任而沒有受到審判的裕仁天皇
不能忘卻的紀念:對日本右翼的有力回擊―為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叫好
歷史的正義永遠不會遲到―談「慰安婦」文獻申遺
任他山雨欲來,我自巋然不動―解讀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諂媚無底限―澳大利亞總理公開稱讚侵略者
人質何辜 政客無情―警惕安倍政府借機修憲
請記住他的笑臉―緬懷充滿愛心、英勇無畏的自由記者後藤健二
柒、前輩書評
揭露日本戰爭罪行的又一力作\張憲文
滿洲歹土―《日本在華的間諜活動》一書的歷史背景\步平
不僅僅是舊事重提\馬振犢
被遺散的東北義勇軍「秘史」
―萬斯白《日本在華的間諜活動》中的歷史秘聞\余戈
零零七還是閔希豪生男爵―解析萬斯白\薩蘇
附錄
美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 約翰‧馬吉和明妮‧魏特琳日記中的日軍性暴行\多國麗
季我努學社在路上―兼向榮譽社長張憲文教授致敬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