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孝順篇
- 作者 /
劉昭仁
- 出版社 /
秀威少年(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5
- ISBN /
9789865731205
- 定價 /
NT$
200
- 優惠價 / NT$
180
本書特色
本書設計:
【孝順的意義】從文獻中引經據典的指出孝順的意義。
【孝順的故事】列舉20篇中國歷代的歷史人物為榜樣,潛移默化人生的價值觀。
【聽劉老師說】延伸故事,探討真理,剖析人性,更能引導讀者進入。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昧的時代」(狄更斯),現今社會變遷迅速,是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全球化的社會,加以科技進步,交通發達,雖說是天涯若比鄰,但人際關係卻相對疏離,使得為中國人所稱道的忠、孝、仁、愛、禮、義等傳統美德逐步崩解中。
我們需要為我們提燈引路的典範,我們需要能夠讓我們效法學習的榜樣。值此有志之士亟思如何導正這股社會偏差的價值觀之時,《向歷史人物學品格》的著作群編輯了這一系列叢書,列舉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故事,並從每一故事中告訴我們如何在他們身上發現作人作事的道理,進而啟發我們奮發向上,在在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思,是一個有系統有可讀性的好書。
臺北市立新民國中校長 柯淑惠
簡介
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歷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啟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
舜為維護家庭和諧,對父親、後母及弟弟多次陷害,從不抱怨懷恨,日後還「復事瞽叟、愛弟彌謹」,不僅是「孝」的楷模,也是「悌」的典範。
鄭成功面對即將變節降清的父親,苦勸父親堅守義氣節操,然而父親卻依然變節了。他秉持春秋大義,沒有跟著父親一起投降,反而更堅定反清復明的決心。這種大義滅親之舉,就是移孝作忠,為民族盡了大孝。
緹縈的一紙奏書所言,有膽識,有孝心,有慈悲,有智慧,她不僅救了她自己的父親,也救了天下蒼生,使那些犯肉刑的人,有了改過自新的機會。
作者簡介
劉昭仁
學歷: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民小學、高級中學教師
現職:實踐大學兼任教授
著作:《戴東原思想研究》、《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陸宣公學記》、《戴學小記》、《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細說弟子規》、《應用家庭倫理學》、《螢雪齋文輯》、《臺灣仁醫的身影》、《螢雪齋文續輯》等。
目錄
推薦序
編著者的話
孝順的意義
孝感動天的舜
扮鹿取乳的郯子
單衣孝親的閔子騫
替父伸冤的淳于緹縈
泣杖孝母的韓伯俞
搧蓆溫衾的黃香
賣身葬父的董永
「事父母幾諫」的王祥
聞雷泣墓的王裒
辭官養親的李密
捨身衛父的潘綜
泣諫父親的唐太宗
棄官尋母的朱壽昌
繼志顯祖的岳珂
保家孝媳陳堂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杜環
萬里尋母的吳璋
千里尋父的王原
為民族盡大孝的鄭成功
孝悌兩全的曾國藩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出版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