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寫在旅居歐洲時──三十位歐華作家的生命歷程
- 作者 /
高關中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4-12
- ISBN /
9789865729547
- 定價 /
NT$
380
- 優惠價 / NT$
342
本書特色
歐華作家協會,三十位文壇資深作家,透過第三人的側寫,生動描述每位作家在歐洲為華文創作努力耕耘的生命故事。從這三十位作家的人生,看歐華作協的發展歷程,如何從一棵小樹,茁壯至今日,成就歐洲華文創作的盛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趙淑俠序言
文友出書,新人初登文壇,甚至是經人介紹的間接相識者,要我給他的書寫點推介的話。語切意誠,容不得我說個不字。三十年來,從歐洲到美國,已不知給人寫過多少篇序。直到2008年健康出了問題,才學會說「不」。但是歐華作協建立「歐華文庫」,連續出書數本,無論誰做會長,誰擔任編輯工作,只要找我給寫序,我便不讓他們失望,總會認真地寫一篇序言及時寄去。從歐華作協成立到現在,從1998年的第一本會員選集:《歐羅巴的編鐘協奏》,到2013年的《歐洲綠生活》,八本書中就有七本是我寫的序言。
「為甚麼歐華作協一出書你就給寫序言?就不肯給我們!」已經多次有人如此問。我回答說:「關係不一樣。」問話的人就不再問下去。理由很簡單,華文文學世界全知道:「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是趙淑俠發起創建的」,就算我想否認都不行,所有的文學史和資料上都這樣記載。客觀事實改變不了,不可分割的密切關連似乎已成鐵板。
高關中寫「小傳系列」,與我有間接關係:去年10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華作家代表大會期間。一次在早餐桌上聊天。我談到英年早逝的會員郭名鳳博士,她曾多次說要寫一本「歐洲華文文學史」,並已在搜集資料,結果竟是壯志未酬,是歐洲華文文壇的重大損失,令人遺憾。我也說:「歐華作協成立二十多年了,運作得不錯,最好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如寫成歐華文學史,給後人留下一些資料,是很有意義的。」
當時高關中告訴我:他不擅寫文學史,但有採訪人物的經驗,有編寫「文友小傳」的萌想:「每個人都是歐華歷史的一部分,會給歐華留下實際的成長記錄。」
他這句話說得有見識,使我立刻聯想到創會會員朱文輝,俞力工,郭鳳西,王雙秀,麥勝梅,和後來的譚綠屏,李永華。他們在加入歐華作協之前,都沒有結集成書的經驗,出版第一本書是做歐華會員以後的事。而且在歐華成立的二十多年裡,他們有的擔任過會長,秘書長,實際地參與推行會務。除了召開會議,編印出版會員選集之外,還與主流文化團體交流。在歐華這個小小的文學天地裡,練就一身「功夫」,歐華作協便在這樣的動力下良好地發展著。當然稍後入會的會員,如莫索爾,丘彥明,穆紫荊,黃雨欣,于采薇,黃鶴升和更多的我不太熟識的新進兄弟姊妹,也在奉獻心力。有了這些熱心人,歐華才能走到今天。說他們「每個人都是歐華歷史的一部分」,十分正確。名為「小傳」,卻能發揮「史」的功能。
不過我雖覺得高關中的構想不錯,倒沒認為他真會去做。文人好清談,以為像平常聊天一樣,事過就忘。沒想到他回到歐洲便開寫,被寫的文友們都供給資料,熱烈參與,一時顯得眾聲喧騰,氣氛格外溫馨。我看出高關中做事盡力不問得失,不在乎用那麼多耐心和時間寫別人的事。很是難得。他說希望得到我的支持。對這樣一個熱心人,我自然是支持的。所以我接受了他給我寫小傳,也破例答應給他的「小傳系列」寫序言。其實我目前已謝絕一切採訪之類,更是不會允諾任何寫「序」的事。
在寫小傳的過程中,也曾有人表示質疑:歐華文友不全是名家,這樣的一本書的意義性有多少?前程是否一定樂觀!我的回答是:高關中不是不知文壇深淺的「文盲」,而是寫了四五百萬字的「旅遊文學」專家。他有經驗,要寫小傳,也許自有他的道理,建議不要干預。我本人則是只鼓勵,從不說怎麼寫,寫甚麼?三十篇「小傳」就這麼完成了。
讀過三十篇「小傳」後的印象是:這是三十個不同的人從不同的人生路,走到歐華作協這個文學搖籃裡的故事。作者非常注意每個人的生長環境,重墨彩筆的描繪。文學成就和著作品評方面則持文人相重的態度,多褒少貶。
回想六○年代赴歐初期,既無中文報紙,也無處買中文書籍,走在街上看不到一個東方人。而那時在美國的華人留學生,已開始寫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將他們的苦悶抒發出來,寫成散文或小說,寄回臺灣發表。造成一時的文學時尚,被稱作「留學生文藝」。當「留學生文藝」在美國和臺灣,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歐洲可以稱為:歐洲華文文學的洪荒時代,連我本人也還沒有全力投入文學。那時我的全部中華文化,就是靠臺灣的家人,每兩週一次,把他們看過的報紙的文藝副刊寄來。除此之外根本看不到中文字。二十世紀中華文化的蘇武,一切要靠自己開天闢地。
歐洲華人社會在生態上起了根本性的變化,是近三十餘年的事。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臺灣的注意力也不再只集中於美國,歐洲各國華人數目大量增加,在變化中的新僑社裡,知識分子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有愛好文學,以寫作為專職的。那時我本人已出版了許多作品,包括三本譯成德語的小說。在文壇算是站穩了腳步,便覺得偌大一個歐洲,也應該有個華文文學的「文壇」。僅靠三兩個出名的作家是稱不上文壇的。文壇如花壇,要有四季盛開經久不斷的紅花綠草。那應該是一夥愛好文學的人,共同耕耘的美麗園地。
1991年3月16日,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與摸索之後,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在巴黎成立。屬於歐洲的,具有歐洲特色的海外華文文學,終於具體而有形的誕生了。是歐洲有華僑史以來,第一個全歐性的華人文學組織。海內外都認為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的成立,是歐洲文化界的大事。
經過「留學生文藝」,「留學生文學」,「海外華文文學」,「新移民文學」,各個階段,走到歐洲華文文學的興盛繁榮,優秀作家倍出,創作題材多樣化的今天,歐華作協可說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與一些大型的學會相比,歐華作協會員的人數不多,最高記錄不過七八十。但成員包括不同領域,各擁有一片天:散文,小說,詩,政論,推理文學,性學文學,哲學思想,雜文小品等等,都有人寫。如今的「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來自二十二個國家,掌握十幾種語言。像楊允達,朱文輝,白嗣宏與顏敏如,池元蓮,都能直接用外文創作,且有外文出版品。楊允達十五歲開始寫詩,至今未停筆,2008年當選為世界詩人大會主席。呂大明二十二歲就出了第一本書,終身創作不輟,如今是唯美類散文的突出名家。德國有個會員叫謝盛友,寫了數本雜文集,並獨力在德國辦刊物,辦出版社,為德國報刊寫專欄,2014年3月更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的地方選舉中,以高票當選班貝格市(Bamberg)議員。成為歐洲華人參政的第一人,破冰者。這就不僅是歐華作協的驕傲了,德國的史冊上將記下他的名字。如果說這個沒有任何資助的文學團體,做到了小而精,小而美,會員中藏龍臥虎,當不算過譽之詞。
曾有多位研究學者對我表示過,很想研究歐華文學,苦的是找不到資料,能看到的一點資料文章,有的不是出自歐洲華人之手,內容欠真切。也有作者雖曾到過歐洲,但只待過幾年就離開,已二三十年與歐洲華文文壇無接觸,寫出的文章與現實情況不符。他們希望我能寫一本歐洲華文文學史,給研究歐華文學者提供資料。
我從歐華文壇的拓荒時代走過來,所見所聞皆是資料,連自己都覺得有為歐華文學做史的責任。問題出在我不善致史,健康情況也不允許我做這麼大的工程。2011年一篇四萬多字的論文:「披荊斬棘,從無到有―析談半世紀來歐洲華文文學的發展」,記載了我在歐洲文壇闖蕩三四十年的經驗,順逆哀喜,文壇人物等等,確實掌握到第一手資料的先機。在大陸上的學術刊物「華文文學」上發表後受到重視,被各地的文學機構及論文網站收藏,做為研究歐華文學的重要資料。但我本人仍覺得缺點是全文只有四萬多字,書寫的範圍還是有限。譬如目前正在進行,發展的就未著墨。高關中的「小傳系列」,正可補上這個缺口,展現此刻進行中的歐華文壇面貌。
半世紀來,歐洲華文文壇,已從荒涼的沙漠變成綠洲,鬱鬱成林,繁花滿樹,別具一番風景。披荊斬棘從無到有的開荒路途中,歐華作協二十多年來的努力功不可沒。作協目前的情況是,會務穩定成長,年輕新血踴躍加入,他們普遍素質高,作品風格多樣化,帶來活力和希望。最年輕的董碧娟、黃南茜是八○後生人。黃南茜筆名「西楠」,今年才二十九歲,已發表過長篇小說《紐卡斯爾,幻滅之前》,和專欄文章十五萬字,詩歌數十首,新聞報導、採訪文章多篇,可能就是未來的大寫手,讓人看到歐華作協美好的明天。
史是總結過去,「小傳」包含著無限的未來,今天的小作家,焉知十年二十年後,不是名滿文壇的大作家!這三十位小傳傳主當然不是歐華作協的全部會員。高關中說他要繼續寫,用文字描繪出所有文友的文學人生。我鼓勵他貫徹壯志,繼續「小傳系列」,也希望歐華的兄弟姊妹們給他力量。記得歐華作協成立初期,遭遇困難時大家總表現出同舟共濟的情分,多麼希望這種篤誠忠厚的傳統能保持下去。
最後,衷心恭賀「歐華作協小傳系列」的隆重出版。
2014年7月
(趙淑俠為歐華作協創會會長,現住美國紐約)
簡介
本書介紹「歐洲華文作家協會」三十位作家,其中包括獲得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的趙淑俠;散文名家呂大明;華文世界推理小說翹楚朱文輝;世界詩人大會主席楊允達;國際問題評論家俞力工;雙語作家、文化先鋒池元蓮以及才藝雙全的元老作家祖慰等。透過詳栩細膩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幅文字耕耘者的畫像,折射出每位作家的心靈世界,反映她/他們筆下的人文景觀,並傳述歐洲華人的文史演進與發展。
作者簡介
高關中
德國華文作家,1950年生於陝西西安,1980年移居德國,現住德國漢堡。為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會員兼秘書處公關(負責與歐華作家的聯絡)、歐華作協會員、中歐跨文化交流協會會員、文心社會員兼文心社德國分社副社長。德國三大華文報紙《歐洲新報》、《歐華導報》和德國《華商報》特約記者。多年來筆耕不輟,總計問世著述約500萬字。作品以列國風土、遊記、人物傳記與西方文化介紹為主。
目錄
趙淑俠序言
朱文輝的心語
莫索爾序言 一段難忘的記憶
俞力工序言
郭鳳西序言
趙淑俠 歐華文壇的拓荒者
朱文輝 推理小說翹楚 歐華作協中堅
呂大明 字字珠璣散文美
祖 慰 華歐名作家 世博設計師
楊允達 世界詩人大會主席的多彩人生
郭鳳西/黃志鵬 將門眷村才女 歐華作協會長
麥勝梅/許家結 越南來的德華作家
王雙秀 寫作編書辦文會
俞力工 國際問題評論家
池元蓮 雙語作家 文化先鋒
譚綠屏 畫壇文壇常青樹
莫索爾 資深記者 西華僑領
謝盛友 參政破冰者 當選市議員
張筱雲 《德國僑報》頂樑柱
黃雨欣 作家校長影評家
黃鶴升 歐華文壇的哲人
高麗娟 土華文化橋樑
林凱瑜 波蘭的中華文化使者
李永華 自強不息的思想者
楊翠屏 學貫中西 法華作家
穆紫荊 復旦才女 德華作家
高蓓明 探索茫茫人生路
張 琴 「高爾基」似的女作家
劉 瑛 德華文壇的熱心人
常 暉 奧國媒體的多面手
呢 喃 記者作家一肩挑
區曼玲 酷愛戲劇勤寫作
高關中自述 走百國寫世界
附錄 歐華作協歷史回顧與年會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