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藝術設計
梁訓益京胡藝術
- 作者 /
黃建華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4-11
- ISBN /
9789865716271
- 定價 /
NT$
350
- 優惠價 / NT$
315
臺灣戲曲界
最具代表的京胡藝術一代宗師
梅蘭芳嫡傳弟子
言慧珠的御用琴師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序 戲曲音樂弦歌不輟永傳承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教授 鄭榮興
黃建華先生是復興劇校科班出身,鑽研京胡藝術多年,在梨園伴奏、演出與教學,閱歷豐富,教學相長,學養經驗俱佳,今以其浸淫京劇與京胡器樂心得,撰寫《梁訓益京胡藝術》一書,嘉惠學子與京胡同好,對戲曲音樂貢獻昭昭,特為序嘉勉,期能相互砥礪,彼此切磋,日益精進。
自1949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臺灣的京劇傳承從三軍劇隊與小班設置,到復興劇校私人興學傳藝,迄今已逾一甲子,不論人才培育、劇校整併、劇團興衰、或人事變革,江山代有才人出,梨園滄海桑田諸多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京劇藝術是我民族文化瑰寶,精緻藝術的極致,我輩應當敬謹呵護代代傳承, 承先啟後弘揚推廣,務求發揚光大不湮沒,方不愧文化使命於先人。
傳統戲曲是文學、音樂、歌唱、舞蹈、雜技、繪畫、雕塑等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戲劇中,文學與音樂、身段、舞蹈等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吸收融合、在不斷實踐與累積中,孕育創造出戲曲藝術這一綜合藝術型態。雖然音樂已融合為戲曲的一部分,依循著戲曲規律進行藝術綜合之美的創作,但音樂也獨立發展其器樂特色,富有獨創的民族藝術之美,尤其是京劇文場的主樂器「京胡」,它是京劇音樂的「精銳」,是主力部隊,是打「團體戰」的要角, 也可以「單打獨鬥」,成為耀眼明星。總之,京劇場上,少不了京胡的定調、穿針引線串連劇情;京劇角兒更需要京胡的幫襯、兩相輝映烘托情緒,對京劇而言京胡實在是太重要了。
黃建華先生為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首席京胡,亦是戲曲音樂學系教師,有感於前輩梁訓益先生投注畢生精力研究梅派藝術,對梅派唱腔、伴奏與劇藝解說有其獨到之處,京胡造詣更是令人佩服,推廣傳授梅派藝術不遺餘力,特以梁訓益的京胡藝術為核心,兼及梁先生背景、生平、傳人、技法與演出記錄,堪稱有心人的用心之作。內行的京劇雅好者、京胡同仁們及京胡學子,還有初入門與外行者,相信都可經由黃建華先生的研究分享而獲益良多,特此為祝為賀。
簡介
自京劇源起及蓬勃發展以來,有關京劇伴奏藝術的研究,雖是備受關注的議題,但也少見對此做出深入探討。故論本文以京胡藝師梁訓益先生之京胡琴藝,做為研究探討之起點。期盼藉由梁訓益先生之個人的學習成長背景、演奏歷程與舞台表演藝術等相關經歷,作出實際的紀錄、描述與分析。冀能從中探究京劇琴師技藝的傳承、伴奏機制形態規律的運用與藝術表現需要之間的密切關係。因此,本文試圖以梁先生個人的資質、學習方法、經驗、歷程與具體的舞台演藝等面向,尋求與現今戲曲教育演奏人才之培養形式與學習方法,期望能提供相關學習者最有效的方式與借鑑,並與現今戲曲環境相互呼應與結合,俾利日後戲曲音樂伴奏人才之養成與延續。
作者簡介
黃建華,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坐科大鵬於復興畢業,自十一歲起便開始從事京劇工作,專攻京胡。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內除擔任傳統京劇演出之外,也積極參加新編大型京劇之創作與演出,琴藝精湛,為台灣中生代重要京胡演奏家。
目錄
序一 李序/李國俊
序二 戲曲音樂弦歌不輟永傳承/鄭榮興
自序
引言
1 京胡藝術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 京胡藝術的基本技法
第二節 京胡形制發展與製作
第三節 京胡的定調及律高運用與源流
第四節 京胡演奏技巧
2 梁訓益的藝術養成與藝術經驗
第一節 大陸的技藝養成背景(1923~1949)
(一)學藝啟蒙時期(1923~1939)
(二)流派藝術奠定期(1940~1949)
第二節 來台後藝術高峰時期(1949~1983)
(一)傍名角琴藝展身手(1949~1969)
(二)名伶的幕後推手(1969~1983)
(三)留下資料與最後身影(1983~1993)
第三節 梁訓益京胡藝術──罕見「曲牌」之探討
(一)宮調轉調變化
1.〈柳搖金〉曲牌探討
2.〈小開門〉曲牌探討
3.〈隔 尾〉曲牌探討
(二)京胡指法與曲牌宮調變化之運用
1.實際演奏分析
2.團隊精神的展現
3 梁訓益的京胡技術特性
第一節 唱腔「過門」技法分析
(一)〔西皮〕類過門技法分析
(二)〔二黃〕類過門技法分析
(三)〔反二黃〕過門技法分析
第二節 「創腔」技法分析
(一)套用鋪陳
(二)唱腔設計
(三)再造創作
4 再現口述歷史──梁訓益京胡藝術
第一節 惺惺相惜姜鳳山
第二節 琴弦知音陳舜政
第三節 入門弟子吳陸森
第四節 梁訓益大事年表及演出紀錄
5 結 論
第一節 梁訓益京胡藝術的歸納總結
(一)戲曲京胡傳授養成方式
(二)罕見曲牌的音樂技法
(三)琴師技能與創作部份
第二節 京胡藝術特性
(一)琴藝音韻來自於唱腔藝術
(二)藝術的層次在於內心的基礎
參考資料
拾遺:京胡藝術文化瑰寶
梁訓益CD音樂曲譜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