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岔的西伯利亞鐵路--《中俄密約》與國際政治博弈 1896-1970 on

走岔的西伯利亞鐵路--《中俄密約》與國際政治博弈 1896-1970 on

  • 作者 / 徐永泰
  • 出版社 / 徐永泰
  • 出版日期 / 2025-05
  • ISBN / 9786260140793
  • 定價 / NT$ 880
  • 優惠價 / NT$ 695 (新書優惠期限至2025/08/01)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一條貫穿東亞的鐵路,原本象徵繁榮與現代化,卻成為戰爭與陰謀的導火索;這條走岔的鐵路,改變了中俄日韓百年的命運與格局!


本書特色

東清/中東鐵路:一條改變東亞命運的鐵路
它本該是中國現代化的起點,卻成為列強角力的戰場。
它連接歐亞大陸,卻讓中國陷入百年動盪。
從中俄密約到日俄戰爭,從滿洲國崛起到冷戰對峙,
這條鐵路不僅改寫了中國東北的歷史,更牽動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棋局。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了一條鐵路如何改變東亞歷史進程,並影響中俄兩國的外交與政治博弈。東清(中東)鐵路,這條原本應帶來繁榮與現代化的交通動脈,卻因地緣政治的錯綜變化,成為中、俄、日、韓等四國長達百年的博弈戰場。
從1896年中俄秘密同盟條約的簽訂開始,本書梳理了鐵路建設的外交決策背景,以及清政府在甲午戰敗後的困境。俄國藉修建東清鐵路獲取中國東北的經濟與軍事控制權,進一步導致日俄戰爭、滿洲國建立、二戰期間的戰略爭奪,以及冷戰時期的中蘇對立。鐵路的權屬數度易手,從俄國到日本,再到蘇聯,最終回歸中國,每一次轉變都影響著東亞的政治格局,包括外蒙古的獨立,和中國東北的失落和長期地被遺棄。
本書以豐富的歷史檔案與第一手研究資料,深入剖析清末外交決策體系、中俄密約的內幕、列強在東亞的角力、鐵路對戰爭與經濟的影響,並探討這條「走岔」的鐵路如何成為近代東亞動盪的催化劑。透過本書,讀者將能一窺這條鋼鐵脊樑如何改寫四國的命運,並為當代地緣政治提供歷史借鑑。

作者簡介

徐永泰 博士 Dr. Yungtai Hsu(Oxon.)

主修研究國際關係和經濟史。熱愛生活,寫作,乒乓球,旅遊,幫助社區提高社會科學經濟史學術方面的相關知識,參與社區的慈善活動。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學士,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史碩士,牛津大學經濟史哲學博士。(Education: BA in Slavic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CCU; M.Litt. in Modern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D. Phil. in Economic History, St. John’s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UK)
現任中南大學商學院研究所客座教授,洛杉磯乒乓球公開賽的理事長和財務長,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開發局院董,PBI/PAC 集團董事長。曾任美國大陸銀行董事長(2010-11)美西華人學會長及理事長(2018-9)。英國牛津大學 Dr. Yungtai Hsu’s Scholarship 及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徐永泰博士獎學金創辦人。
著作:
(1)《牛津留痕》(Remembering Oxford)Taiwan(2011);
(2)《徐徐道來:中國人應當認識的英國》Taiwan(2014年台灣金石堂文史暢銷書排名第一);
(3)《猶太人與世界》Taiwan(2017海外華人創作獎、2016年台灣金石堂人文史排名第一);
(4)英文著作: “From the Cradle to the Craze: the Study of Chinese Indigenous Automobile Industry”(2011);Scholar Press, Germany(Ph.D Thesis Collection Works)
(5)《猶太人與金融世界》Taiwan(2018)
所有著作均屬自己研究和看法,剖析世界歷史和人文面貌特有的政經關係,典章制度。

目錄

感謝辭
前言:一條鐵路改寫東亞歷史的岔路

第一章 清末外交的迷宮:誰在掌控大局?
1. 朝廷的權力棋局:組織架構與幕後操盤手
2. 總理衙門與軍機處:清朝的「中南海」
3. 皇帝與大臣:龍椅背後的影響力
4. 李鴻章舉足輕重:左右逢源的政治高手

第二章 中俄結盟:誤判還是必然?
1. 從友好到交鋒:中俄外交關係的變奏曲
2. 甲午戰敗後的中國:找靠山還是找麻煩?
3. 輿論風向轉變:誰在推波助瀾?
4. 俄國靠得住嗎?中國人的觀感與迷思
5. 列強登場:英、法、德為何不在選項中?
6. 反對聲浪:結盟的隱憂與對立聲音

第三章 鐵路夢:中國的現代化之路
1. 從無到有:鐵路發展時間軸
2. 兵家必爭之路:鐵路與軍事
3. 工商繁榮的引擎:鐵路與經濟騰飛
4. 鐵路建築資金從哪來:籌款的曲折過程
5. 山高水長:技術挑戰與地理難題
6. 李鴻章:中國鐵路之父還是外資代理人?

第四章 東清-中東鐵路的誕生:列強角力的戰場
1. 利益交織:西方列強的中國鐵路野心
2. 跨越歐亞的大動脈:俄國的大西伯利亞鐵路
3. 國內輿論大碰撞:東清鐵路在中國的反應
4. 從桌上到路上:中俄鐵路的幕後交易

第五章 李鴻章出使歐美:密約的華麗序曲
1. 肩負重任:李鴻章的任命與出使之旅
2. 幕後操盤手:俄國代表維德的祕密檔案
3. 暗流湧動:中俄同盟與鐵路談判的內幕
4. 舉棋不定:李鴻章離俄後的策略轉折
5. 模糊遊戲:李鴻章曖昧行動的解讀
6. 出使評價:偉大的外交家還是失策的棋手?

第六章 一條鐵路,四國命運:東清鐵路改寫東亞格局(1896-1970)
1. 走岔的鐵路:大西伯利亞鐵路改道的歷史巨變
2. 沙俄夢碎:日俄戰爭與帝國崩潰的前奏
3. 列強角力:沙俄革命、日本併吞朝鮮與中國內戰
4. 亞洲烽火揭幕:日本借中東/南滿鐵路點燃戰爭
5. 滿洲國的黑暗統治:鐵路建設與殖民掠奪
6. 南京大屠殺與731部隊:日軍暴行的血證
7. 鐵路與帝國棋局博弈:貝加爾湖線與外蒙古命運的蘇聯算計
8. 冷戰暗影浮現:東清(中東)鐵路在中蘇對抗中的轉折點

第七章 東清(中東)鐵路所有權的博弈:帝國夢碎
1. 易名易主:權益轉手的背後交易
2. 蘇聯出售中東鐵路:利益算計與國際角力
3. 《雅爾達密約》:鐵路命運的歷史轉折點
4. 蘇聯巧取豪奪:吞食東北日本資產
5. 雙面外交:外蒙古獨立與中長鐵路的對價交換

第八章 結論:一條鐵路改變四國百年格局
1. 滿清漢化的遺憾:被遺忘的東北
2. 以夷制夷的陷阱:百年亂世的根源
3. 俄國的殖民主義:南柯一夢
4. 日本好高騖遠驕兵必敗:南滿鐵路與帝國敗亡
5. 鋼鐵脊樑上的帝國角逐博弈
6. 歷史的警鐘:自主自強
7. 鐵路真正使命:通往世界繁榮,而非引爆戰火

作者徐永泰博士簡介

註解(Endnotes)

參考資料及分類
I. Primary Manuscript Sources主要文獻
II. Printed Sources主要參考資料
III. Special Studies and Secondary Authorities:特別研究及輔助資料

附件A 《中俄密約》(1896年6月3日)
附件B 《中東鐵路公司合同章程》(1896年9月8日)
附件C 1861-1960西伯利亞—中東鐵路主要歷史大事年表的表格版本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