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在跨領域課程的應用與挑戰

設計思考在跨領域課程的應用與挑戰

  • 作者 / 李孟學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25-03
  • ISBN / 9786267511763
  • 定價 / NT$ 250
  • 優惠價 / NT$ 198 (新書優惠期限至2025/06/01)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設計思考 X 跨領域學習
學科整合 X 工作坊實踐
教育創新 X 實證與應用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作相輔相成,為跨領域課程設計提供最實際可行的參考!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在當前多變且高度複雜的社會環境下,解決問題已不再侷限於單一學科的範疇,跨領域學習逐漸成為教育創新的核心趨勢。
  本書探討設計思考在跨領域課程中的應用與挑戰,並透過行動研究,發展並優化適用於多種教學場域的BRIDGE-SPOT教學架構,以設計思考的五大核心階段同理、定義、發想、原型與測試為基礎,結合探究式學習、混合學習、反思性實踐、成長型思維等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與問題解決能力。
  實證上,本書以59場跨領域設計思考工作坊為基礎,涵蓋工程防災、醫學與生物、人文社會、大學治理與跨校合作等多個領域,並邀請來自不同專業的師生共同參與。在教學實踐中,學生透過問題導向學習與動手實作,提升跨領域溝通與合作能力;同時,教師在課程設計與執行過程中,透過行動研究的計畫─行動─觀察─反思循環,逐步優化教學模式,以期為未來設計思考與跨領域課程的整合提供實證與應用模式,並為高等教育與K-12課程設計提供可行的參考。

作者簡介

李孟學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博士,曾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機要祕書、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博士後研究員。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專任助理教授,兼任學務處心輔組組長。專長領域:設計思考、資料治理、創新教學、薩提爾模式。

目錄

摘要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主題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教學現場的課題與挑戰
二、跨領域學習(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三、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
四、反思性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
五、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
六、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七、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八、評量(Evaluation)
九、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教學設計
一、行動研究法與跨領域課程優化
二、發展BRIDGE-SPOT教學架構
三、同時展示與觀摩任務(Simultaneous Presentation and Observation Task, SPOT)
四、關於跨領域課程設計流程
五、關於課程促進成長型思維的具體設計

第四章 研究案例成效及貢獻
一、案例一、工程與防災─設計思考遇見震災現場
二、案例二、人文與社會─原住民建築人才培育工作坊
三、案例三、人文與社會─設計思考遇見校園愛情故事
四、BRIDGE-SPOT在不同學科的應用
五、教學實踐研究範疇與貢獻
六、對學生跨領域學習的影響
七、對老師跨領域教學的影響

參考文獻

附件 各場次工作坊編號與摘要說明

致謝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