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管理措施探討與研究(1/2)(POD)
- 作者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中心
- 出版社 /
經濟部水利署
- 出版日期 /
2011-12
- ISBN /
9410100045343
- 定價 /
NT$
650
- 優惠價 / NT$
585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為維護自來水水質安全與水量豐沛,依據「自來水法」劃設有水質水量保護區,以防止貽害水質與水量之開發行為發生,目前台灣地區經劃定公告之水質水量保護區計有113處,面積達8,990平方公里,約佔台灣地區土地面積之25%;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工商業發展,對於土地使用之供給需求日益提高,使得保護區土地實際使用常與土地使用區分之法定項目有所不符之情形,導致水土環境破壞、水源涵養能力降低及污染自來水水源等情形發生,故加強水質水量保護區的管理已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國內保護區工作陸續嘗試新的做法,目前著重在生態工法的應用與非點源污染之控制,然而觀看國際的保育工作,除採用環境友善的工法外,如日本琵琶湖重視水土人共生觀念,強化民眾參與程度,以及美國對於暴雨逕流管理,提出如何以更經濟有效之作法管理過多暴雨逕流,減少對河道衝擊以及處理水質。隨社會環境變遷,水資源管理陸續出現新的管理與保育作法,其中,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以及強調全面性整體效益且具有節能減碳功效的綠色工程(Green Infrastructure, GI)之觀念,乃目前較前衛積極的措施。LID被視為新的暴雨治理方式,對於降雨型態改變而較難因應的既有工程,LID強調可輔助既有設施之不足,更能納入新開發或設施之規劃,以達到更經濟有效的暴雨管理。GI則是不僅限於與水相關的工程計畫,包括節能、建築物、材料之改良與使用,都在GI範圍內。
因此,本計畫將蒐集分析目前國際新的保育措施方法,導入現有水質水量保護區的管理措施中,並採用決策支援系統進行水質水量保護區綠色工程設置之最佳化研究,期能透過分散式設置最佳管理措施(BMPs)降低劇烈天候之衝擊及水質源頭管制之目的。最後挑選案例示範模擬分析,提出「水質水量保護區管理實施計畫」供水質水量保護區管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