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教育資料館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卓訓榮、曾明德、周幼珍、林貴璽、林奕中、許哲瑋、吳易蓉、羅定睿、劉信呈、陳政圯、呂易錡、林怡廷、趙均、余靖婷、林琬庭
本計畫以雲林縣土庫、虎尾地區為研析區域,探討並評估地下水抽水機制對地層下陷之影響;並以彰化縣溪州地區與研析區域進行比較驗證。工作項目有1.區域性地下水基本資料蒐集與現地調查、2.區域性地下水平衡分析、3.區域性地下水數值模式分析、4.場置性抽水機制之探討、5.觀測井有效觀測範圍之初步評估、6.初步建立場置性抽水定量評估方法、7.場置性抽水機制與地層下陷之關聯性評估。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層厚330公尺,包含四個含水層與三個阻水層,扇頂上下連貫之礫石層為主要補注區,年降雨量1975mm,集中在5~10月豐水期。2004~2009年平均蓄水變化量為0.84億噸,年平均總抽水量為22.28億噸(第一含水層20.24億噸、第二含水層1.35億噸、第三含水層0.60億噸、第四含水層0.09億噸),年平均淨補注量為23.12億噸。1~5月及10~12月乾季時地下水被大量超抽,第二三四含水層的年水位變化超過5公尺,建議限制第二含水層以下之抽水,而以第一含水層之抽水為主。 場置性觀測井有效範圍為1~9公里,合適之觀測站網密度為每64平方公里有一個觀測井,目前三四含水層站網密度偏低,無法掌握深層抽水情形,需增設觀測井並進行更詳細之水井清查。 下陷中心由沿海往內陸的土庫、虎尾及溪州移動,溪州鄉於深度50公尺以下之農業型與節費型之抽水,使得第二含水層呈均勻下陷中;虎尾鎮觀測到第二含水層有工業型抽水;土庫鎮第三及第四含水層之工業抽水則影響深度240公尺以下產生層狀下陷。 溪州(1)觀測井觀測到農業型抽水量為每天0.8萬噸、節費型A抽水量每天1.2萬噸、節費型B抽水量為每天1.7萬噸,水位每洩降1公分之抽水量約920噸;第二含水層中溪州(2)觀測井觀測到農業型抽水量為每天0.9萬噸、節費型A抽水量為每天1.4萬噸、節費型B抽水量為每天1.9萬噸,水位每洩降1公分之抽水量約1030噸。 關鍵字:地下水、抽水、地層下陷
more...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