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雜誌精選

《光化》雜誌精選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百篇文章,藝文粹編,探究一九四○年代上海的文藝面貌
●翻譯文學、名家散文、文學研究、珍貴照片

抗戰勝利前重量級文藝刊物
特別收錄《光化》雜誌全套二冊6期總目錄


本書特色

1.《光化》月刊原書六期,本書精選五篇文章及多幀精彩原刊復刻內頁,一睹為快!
2.收錄《光化》雜誌全套二冊6期總目錄,方便快速掌握全套內容!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我們都喜歡光化,而憎惡昏黑……希望昏黑時代快點過去,光化時代早些到來……世界上沒有光亮,則一切都永遠在黑暗之中,世界上不生變化,則一切都永遠沒有進步,可見光化都是世界上最需要的……所以「光化」之辦,也是想給文壇提出一種希望的指標而已。」──節錄自創刊號〈次發刊詞〉

《光化》月刊創刊於1944年10月,終刊於1945年8月。月刊創辦者李時雨以「光天化日為理想的明朗時代」,故將月刊定名為《光化》,月刊的作者群來自中國各地,包括陶晶孫、丁諦、楊絢霄、柳雨生、紀果庵、傅彥長、周越然、譚正璧、章克標、林微音、洪山道、應寸照、南星、張金濤、許季木、蕭雯、周楞伽、文載道、陳煙帆、路易士(後來改名紀弦)、胡金人(紀弦的妻舅)等人,可說皆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作家。月刊內容以回憶散文及文學評論和翻譯文學居多。
《光化》月刊原為依附在汪精衛政府招牌下的刊物,在其垮台後自然停刊,由於只有六期,且在抗戰勝利前半年才出版,因此在保存上較為不易。雖然期數不多,但因作者陣容強大,文章有相當水準,極具研究與收藏價值。
本書是全套《光化》雜誌的精選本,收錄5篇文章與多幀精選圖片,窺視當時中國上海藝文圈盛況,親近名人作家,一睹文章風采。

作者簡介

原發行者/光化出版社
《光化》月刊創刊於1944年10月,終刊於1945年8月,共6期。《光化》月刊的社長是李時雨,曾任汪精衛上海警察局司法處長,後又任國民黨軍統上海區第二站第二組組長(少將軍銜),但其實真正的身份是中共高級秘密情報人員。月刊的主編離石,本名是江石江,1909年出生,曾任職於重慶《愛國日報》、宜昌《星光日報》、漢口《武昌日報》主筆,並當過上海《上海日報》記者、上海《生活日報》總編輯,1949年來到臺灣後曾任《和平日報》、《大聲報》、《東南晚報》、《自立晚報》主筆、副刊編輯。

導讀/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導讀】特殊背景下的文學刊物──《光化》月刊/蔡登山

《光化》雜誌精選
張愛玲手札/告白
我以「舞」為職業的經過/王淵
談文摘/吳江楓
北京師大與廠甸豆汁/張人路
憶中國文藝社/陳天

【附錄】《光化》全套六期總目錄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