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自然科普
那一年我們在杏林裡找人文
- 作者 /
曾思文
- 出版社 /
致出版
- 出版日期 /
2020-07
- ISBN /
9789869886383
- 定價 /
NT$
420
- 優惠價 / NT$
378
印度聖雄甘地吃素,但如何維持充沛的體力呢?
你知道人道主義醫師史懷哲博士的國籍嗎?
巴拿馬運河除了工程以外,還碰到什麼更大的障礙?
哥白尼畫像中常拿著天文器材,為什麼也有拿著植物的畫像呢?
為何醫生也會成為推理小說的作家?
醫學標誌上為什麼會出現蛇?
我們一起來找答案吧!
本書特色
★ 中山醫學大學長期學術活動──醫學人文有獎徵答,將精采的問答內容皆集結出版!
★ 中山醫大總院長黃建寧、院長林俊哲特別專文推薦!
因為希望學生們在在緊湊的生活中,有一個可以思考的人文角落,於是作者提出了十二個問題──從雕像到運河;從標誌的意義到鮮為人知的人物故事,讓讀者一同在這個人文的角落中,感受歷史故事背後的醫學精神。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2014到2015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內科部,辦了一場持續一年的醫學人文討論課程,參與對象是來內科部實習的醫學生。每個月一次,利用晨會時間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
你知道人道主義醫師史懷者博士的國籍嗎?
印度聖雄甘地吃素,但如何維持充沛的體力呢?
巴拿馬運河除了工程之外,還碰到什麼更大的障礙?
哥白尼畫像中常拿著天文器材,為什麼也有拿著植物的畫像呢?
為何醫生也會成為推理小說的作家?
醫學標幟上為什麼會出現蛇?
十二個問題,十二次精彩及熱烈的討論,內容集結成這本書。
問題依舊是問題,值得一次又一次的討論,答案未必重要,真理是否越辯越明也不是唯一重點。
就如編著者曾思文醫師所說 : 「沒有人是完美的 ! 我們學習成就他們締造歷史的背後精神,而對他們的諸多爭議則要心懷警惕。」
作者簡介
美國費城賓州大學醫學院病理研究所哲學博士,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曾服務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組,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及附設醫院。目前任職於羅東博愛醫院。
目錄
推薦序
代序:阿公的診所
1 - 巴斯德:雕像背後的故事
2 - 野口英世:沒有人是完美的
3 - 蛇杖:醫學標幟
4 - 兩幅畫:要怎麼樣才是個好醫師
5 - 甘地的飲食:營養學
6 - 邏輯推理:第三把飛刀
7 - 鈔票中也有人文
8 - 羅丹:沉思者
9 - 史懷哲:敬畏生命
10 - 沙利竇邁:凱西醫師 ~ 勇氣
11 - 巴拿馬運河:傳染病防治
12 - 哥白尼及嘉舍醫師:工作與興趣
圖說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