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社會科學
鏡頭外的林佳龍:從台中下雪的那晚談起
- 作者 /
呂佳穎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8-10
- ISBN /
9789864452873
- 定價 /
NT$
380
- 優惠價 / NT$
342
本書特色
你印象中的林佳龍,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和藹卻不可親的模範生?一位談起政策滔滔不絕,卻很不會與人聊天的林教授?
本書透過貼身採訪與大量訪談,輕輕揭開林佳龍外面那層保鮮膜,重新看見那個原來有點木訥、有點憨,但是溫厚暖心,講起政策和願景就眼神發光、林教授上身的「台中阿龍」!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從政以來,林佳龍似乎給人一種「模範生」般的距離感。
然而這幾年,林佳龍率領團隊,讓公車和自來水管延伸至偏鄉、點亮深山的路燈、將大安到梧棲串聯成中台灣的璀璨藍帶,立志「讓舊市區和舊縣區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台中人」;他積極招商,吸引國際大廠進駐台中,拓展城市的就業與發展機會,同時不忘「顧小的,也要顧老的」,推動「托育一條龍」和長青學苑,讓家有老小的市民,能夠無後顧之憂,真正「安居樂業」。
台中花博,林佳龍柔軟的為石虎轉彎,避開石虎棲息地,調整園區用地;面對空汙,他則堅持講求實證,針對各種汙染源進行處理,不媚俗,不妥協。
林佳龍重視軌道建設,期待透過路網,帶動經濟效益;不過開發之餘,他也主張保留歷史建物,整治河川,倡導為城市「留白」的重要。
這些政策,無一不是源自林佳龍那份對人和土地的「疼惜心」。
他或許無法在鏡頭前熱情寒暄,但他的溫度卻透過實際的政策,具體展現。
同樣,林佳龍的溫柔,也很難說出口,總是低調又含蓄地表達。
很難想像,他曾誤以為部屬沒做好準備工作,站在街頭罵人;卻也會在同仁加班後,默默遞上親筆寫下的關懷。
他長情念舊,用了十七年的日誌本,都是同一款;他卻又求新,常常走在時代的前面,在沒人看好的2005年,便提出「大台中山手線」的構想,現在又規畫低碳、智慧與創新的「水湳智慧城」。
面對夢想,林佳龍就像個「傳教士」,具有永不放棄的意志力與行動力。
而這背後,正是一種「要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起為了更好的未來流汗打拚」的執著與拚勁,這股熱度,持久不熄。
這是一本很「不政治人物」的政治人物書。透過作者的實際觀察,以及林佳龍身旁朋友幕僚的分享,帶你看見鏡頭外,不一樣的林佳龍。
作者簡介
呂佳穎,
資深電視新聞記者,與麥克風相伴十八年,近年轉由文字書寫故事。
經過長年的影像訓練,文字擅以直觀的畫面呈現情境,從而延伸故事背後的訊息
期盼自己寫出來的故事簡單、易讀、不失厚度,有著恰到好處的溫度。
目錄
推薦序 謝謝讀懂我的他/廖婉如
序 曲 我愛你們
第一章 藏在細節裡的溫柔
第一節 從心中最軟的那塊說起
海線大安阿嬤的鼎邊趖
看到公車,就像看到媽祖婆
水龍頭扭開的水
一條璀璨的海線藍帶
現醃的烏魚子秀
第二節 從花博看到對地方的想望
那天他換了四條領帶
花博領帶背後的故事
從山線延伸到海線的花博
從地方走向國際的共好
第二章 深謀遠慮的行動派
第一節 積極面對空汙
從「禁用」到「管制」
當手機的Line訊息聲響起時
一款用了17年的日誌本
一場近午夜的爭執
會衝現場的他
第二節 以人為本的創新招商
宜居自有鳳來棲
有本東西跟參考書一樣厚
招商,有人踩空摔倒
大肚山腳下的傳奇
文藝復興在台中
第三節 軌道帶來的希望
再講,我就把你換掉
台灣最美的珍珠項鍊
山和海相戀的幸福滋味
第四節 幸福宜居城市的要件
趕走「慶記」,贏來「石虎」
一早電梯裡的笑容
顧小的,也要顧老的
我每一棟都要救
一支名為川顏的筆
坐高鐵看到TAICHUNG立牌
第三章 打開就可以大快朵頤的保鮮盒
第一節 溫度不是只對熟人
梨山,我又來了!
我們想裝暖氣
深山裡最遠的那一盞燈
第二節 他為什麼有人跟?
不想讓老闆難堪的部屬
他會跟往生者講話
他曾經站在街頭罵人
第三節 從沒放棄過任何人事物
穿西裝跑百米的市長
他很像傳教士
他為什麼會變胖
第四節 通關密語那就是愛
喜歡模仿老闆的祕書
一張用名片書寫的情人節卡
第四章 初衷的防腐劑
第一節 他的初衷是這樣感動人的
第二節 當人家朋友的初衷
持續戰鬥的堅定
體貼就是不為難人
第三節 當人家老公的初衷
那是老婆的嫁妝
認真工作的樣子最帥
我要維持佳龍的嗅覺
第四節 當政治人物的初衷
跪著批公文
當你打電話去1999時
高傲和格之間的差距
他不會讓我違背初衷
從堅持到創造傳奇
終 曲 他眼淚背後,許下的責任
後 記/呂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