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從晚清到民初:三十年聞見錄
- 作者 /
朱德裳原著;蔡登山主編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12
- ISBN /
9789869545266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37
(優惠期限至2024/12/31)
滿清末代皇帝退位後還持續賜舊臣諡號?袁世凱稱帝時,楊度曾拿三萬元攏絡黃興?北京一時成了滿是密探的偵探之城?去澡堂泡個澡也能被栽贓?
同盟會成員朱德裳揭露光緒皇帝、康有為、張之洞、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等晚清民初重要人物之逸聞
【同盟會成員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檢索
本書特色
★滿清末代皇帝退位後還持續賜舊臣諡號?袁世凱稱帝時,楊度曾拿三萬元攏絡黃興?北京一時成了滿是密探的偵探之城?去澡堂泡個澡也能被栽贓?
★同盟會成員朱德裳揭露光緒皇帝、康有為、張之洞、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等晚清民初重要人物之逸聞
★同盟會成員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導讀 朱德裳和《三十年聞見錄》】蔡登山
朱德裳(一八七四-一九三六),原名還,字師晦,湖南湘潭縣北罐子窯人。幼聰穎好學。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康有為、譚嗣同、唐才常等倡維新變法,他在長沙參加南學會,支持變法。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參加唐才常的自立軍,與易宗夔、曹典植等主張剪髮、易服、放腳,倡行新政、辦新學、男女讀書平等,遭王先謙、葉德輝等為首的舊勢力反對。朱、易、曹等撰印《湘潭縣人士驅逐葉德輝檄》,反對頑固派,因而時有「一(易)槽(曹)豬(朱)吃黃(王)菜(蔡)葉」之民謠。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入縣學為生員,經省考選官費留日,與長沙楊昌濟、湘陰仇亮、邵陽石醉六、新化陳天華、同邑易宗夔、李儻、劉冕執、楊鈞、胡邁等三十四人(不含非官費同去的楊度)東渡日本。朱德裳習警政,在東京與黃興、宋教仁、蔡鍔、范濂源等友善,參加同盟會,著《中國魂》,揭露清朝政府賣國殃民的罪惡和帝國主義侵略行徑,主張推翻清朝統治,當時與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及鄒容的《革命軍》同屬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通俗讀物。
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朱德裳回國,主辦湖南警政學堂,後調任京外城警所僉事,右分廳廳丞。宣統二年(一九一○)升民政部郎中。民國元年任交通部僉事。袁世凱竊國後,仇亮辦《民主報》,朱任主筆,發表〈論社會主義〉一文,輿論大嘩,被目為「巨怪」。民國六年罷職居京,閉門學佛,不問世事。晚年回鄉著述,著《續湘軍志》、《三十年聞見錄》,均有較高史料價值。另著有《六書哲學》、《諸子統系論》、《管子注》、《陽曲學案》、《資治通鑒校勘記》等,及詩集、文集、日記各若干卷。朱德裳之孫女朱運女士所作〈先大父事略〉,介紹作者的生平行事頗詳,讀者可以參閱。
《三十年聞見錄》是朱德裳晚年的回憶錄,時間起迄是從二十世紀初到三○年代,亦即是晚清末期到民初期間,作者所見所聞之事。因其為作者親見親聞,故可補正史之不足。本書涉及之人物眾多,如黃興、楊度、朱啟鈐、蔡鍔、康有為、梁士詒、文廷式、宋教仁、洪述祖、張之洞、李文田、譚嗣同、袁世凱、王湘綺、俞曲園、章宗祥、蔭昌、梁啟超、胡漢民、李鴻章、周馥、岑春煊、左宗棠、汪榮寶、劉坤一、章士釗、端方、徐琪、善耆等人。這些人都是政治界、學術界相當有名望之人,朱德裳記錄下他所聞見的有關事蹟,為近代史研究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又因作者秉性剛直,能發當時人事之諸多隱諱,而能使讀者由此察見近代諸多名人要事之不同版本,明瞭其中的不少曲折隱情。
又朱運撰寫的〈先大父事略〉,其中曰:「公官京師,同邑齊璜白石,善繪畫、金石、篆刻,顧士林未之重也。公與義寧陳師曾舊交,介璜與之友。師曾遂為之延譽,名乃大噪。璜為公治印,鐫邊款云:『余由師晦,得識師曾。師晦有命,無不從也。』」可知齊白石的成名是由陳師曾的推介,而兩位大師結誼的幕後推手是朱德裳。朱德裳與陳師曾皆為日本留學生,後又同在北京供職,意趣相投,成為莫逆之交。《三十年聞見錄》中談及陳師曾有多處。陳師曾病逝,朱氏作悼亡詩,前言云:「衡恪字師曾,義寧中丞之孫,散原先生之子也,日本師範生。…… 居槐堂,與人無町畦。余亦罷官,居城外爛熳胡同。相去十里,往返無虛日,不甚求其作畫。」(見附錄〈九君詠〉一文)。
又《三十年聞見錄》的附錄有作者所寫的〈大清肅忠親王墓志銘有序〉一文,是為肅親王善耆所寫的墓志銘,寫得非常詳細。其中也寫到清宣統二年(一九一○)三月三十一日,汪兆銘(精衛)謀殺攝政王載灃,伏炸彈於載灃上朝的必經之橋,暗殺未果,汪兆銘被捕,肅親王善耆主審此案。而當時朱德裳為民政部郎中,朱德裳、顧鼇倡為弭亂之策,日奔走於公卿間,由此汪兆銘才得以脫身不死。
此案不是法部所審理,而是民政部所審理。與汪精衛一同被捕的革命黨人黃復生回憶說,被拘捕之初在區員警署,然後到內城警廳,廳丞是章宗祥,這是民政部的下屬機構。由於該案「若交刑部,必處大辟」,因此章宗祥的意思是不走司法程序,就在民政部善耆的權限內解決此案。當年偵破此案的清廷官員金祥瑞也說,汪精衛一案是民政部辦的,民政部尚書是肅王善耆,「頭腦比較清新」,不准用刑,不叫下跪,看了汪精衛寫的供狀,有愛才之意。由於善耆的說項,不主張用殺戮的方式激起民黨的仇恨,攝政王戴澧最後同意,只判汪精衛終身監禁。
但據朱德裳的文章說後來送法部,「頃之派顧鼇送交法部。廷傑即命加桎梏,且欲置盜犯一室,賴許世英言乃免」。而許世英在他的《回憶錄》說他承審汪精衛的案子,是千真萬確的。但這事首先遭到許世英的親家凌鐵庵的質疑,雙目已失明的凌鐵庵聽家人讀到這一段時就表示異議,因為汪精衛刺攝政王是宣統二年(一九一○)三月三十一日的事,那時許世英被派往歐洲考察司法,旋渡大西洋至美京出席第八屆世界監獄改良大會,他人不在國內,怎麼可能受命審問汪精衛。許世英在他的回憶錄也曾講到他於一九一○年暮春出國之事。而許世英直到一九一一年春才回國。《許世英回憶錄》中說:「當案子分發給我時,與案俱來的一道命令,要我為汪精衛加上腳鐐手銬,但我拒絕了,我的理由是汪精衛是個文弱書生,他絕對逃不了,而況且那時的革命黨人,都顯示了不怕死的磊落精神,也決不願做逃犯。我甚至大膽地承當了『如果汪精衛逃了由我許世英負責』的責任,決定不給汪精衛上鐐銬。」
但據黃復生回憶,直到他們獲釋前一天,才將腳鐐去掉,兩足才獲自由,之前都是帶著腳鐐的,因為是無期,所以下的是「死鐐」。另據張江裁編《汪精衛先生庚戌蒙難實錄》引獄卒張德興回憶說:「先生在獄,暑夏仍桎梏。一夜蒸熱異常,余欲解去其刑具,暫行取涼。先生以為不可,謝余曰:『殊堪欽感,但此事不合於義,不可私行。假令長官查知,君必獲譴,余亦不光。請勿議此。』余聞言,愈欽佩君子人格見解高超,固不容稍有苟且也。」可見這和朱德裳、許世英的說法,中間有太多的落差。
學者冉雲飛在〈大清為什麼不殺汪精衛〉文中說:「易宗夔不僅是朱師晦(德裳)的同邑人且是理念十分相同的人,辛亥革命後,在清廷下罪己詔,民國肇建的過程中,時任資政院議員易宗夔等上書請赦汪精衛、黃復生二人,於是在押獄一年半後獲釋。這似乎又反過來證明,朱師晦及其朋友們一直在關注汪案,從旁佐證朱師晦或真有前說搭救汪案之事,亦未可知。但朱德裳救汪之源頭,係其為善耆所寫之墓志銘,多方旁證還太少,是否確係如此,或許還有待進一步查考。……對汪精衛未被大清所殺,我傾向於是多因素合力的結果,特別是能影響直接主政者做出判斷的人,其力最巨,這也是朱師晦救汪一說雖算不上是鐵證,或許還可聊備一說的因由。」
《三十年聞見錄》在朱德裳生前並未能出版,後來才由其孫女婿易祖洛(一九一五-二○○二)整理出版簡體版。易祖洛一九三九年畢業於湖南大學中文系,隨即出任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官拜上校。一九四八年從教,曾執教湘江中學。一九八一年入湘潭大學歷史系。而簡體版中有〈戊戌新黨王照〉及〈晉盤〉兩篇文章,並非作者的著作,其中〈戊戌新黨王照〉易祖洛有注:「此篇係移錄成作,未著撰人及書名」,但從文章中王照(小航)寫的信稱「一士年兄大人」,即可得知是寫給徐一士先生的,此文的作者是徐一士無疑。徐一士(一八九○-一九七一),原名徐仁鈺,自號亦佳廬主人。其伯父徐致靖,光緒二年(一八六七)進士,禮部右侍郎、翰林侍讀學士,為戊戌變法重要人物。其兄徐凌霄也是著名的記者和掌故專家。他所撰掌故小品,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歷史資料,曾譽為「晚近掌故史料之巨擘」。該文曾以〈談王小航〉刊於《國聞週報》第十卷二十四期,後收入《亦佳廬小品》一書中。而〈晉盤〉易祖洛有注:「此篇原稿不著撰人,亦未注明從何移錄」當知此篇亦非作者之文章。故今將此兩篇文章移除。余於中研院近史所圖書館讀及此書,深感其史料價值極高,乃重為整理校定。另原書偶有錯字亦予改正,而諸多長文未分段者,亦予以分段,俾使讀者易於閱讀。此為繁體字首次出版,並加上書名「從晚清到民初」,作《從晚清到民初:三十年聞見錄》,略加說明。
簡介
★滿清末代皇帝退位後還持續賜舊臣諡號?袁世凱稱帝時,楊度曾拿三萬元攏絡黃興?北京一時成了滿是密探的偵探之城?去澡堂泡個澡也能被栽贓?
★同盟會成員朱德裳揭露光緒皇帝、康有為、張之洞、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等晚清民初重要人物之逸聞
★同盟會成員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二次獨立失敗,北京以亂黨潜伏於肘腋之間,於是偵察四出,北京士大夫大為恐怖。警察廳、軍政執法處、憲兵司令部,皆偵探機關也。每晨有珠寶客人、文房小夥往來於各會館中,攜物以求售者,偵探也。戲園走卒,火車茶房,執鞭煮茗以侍候客人者,偵探也。
又有庸劣偵探,實無所獲,於是日伺浴堂。見有脫衣入浴者,暗以此類文書,置其衣裡。及浴畢歸家,方下樓即遇緹騎。一搜身中,證據確鑿。如此種種,可笑如此。」
──〈北京偵探時代〉
朱德裳,字師晦,早年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運動,後官費東渡留日、學習警政,進而支持革命並加入同盟會,與黃興、蔡鍔等革命黨人過從甚密。民國建立後,任職於交通部,袁世凱稱帝後罷官回鄉。晚年潛心著述《從晚清到民初:三十年聞見錄》,蒐羅自身在清末民初間的所見所聞,寫下了在這三十年間對政局變化的觀察與回憶。包括大量對清末民初政治界、學術界名人之側寫,包括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蔡鍔、康有為、梁士詒、張之洞、譚嗣同、梁啟超、胡漢民、李鴻章、左宗棠、汪榮寶、劉坤一、章士釗、善耆等等,具有高度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原著/朱德裳
朱德裳(1874-1936),字師晦,早年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運動,後官費東渡留日、學習警政,進而支持革命並加入同盟會,與黃興、蔡鍔等革命黨人過從甚密。民國建立後,任職於交通部,袁世凱稱帝後罷官回鄉著述。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與《楊翠喜‧聲色晚清》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目次】
導讀 朱德裳和《三十年聞見錄》/蔡登山
先大父事略/朱運
四十萬兩
黃克強督辦粵漢鐵路
花雲仙
三萬金
漢口商場督辦
北京中日公司
宋育仁
古納
國民會議
大典籌備處
封爵
檢察廳
憲法稿
宴教育會議代表
朱啟鈐臉
各省代表
比款
謔詞
殷鴻壽
袁寒雲詩
順天時報
黃克強歸故鄉逸事
陳鳳光
喊楊度
二樹藤花館
不黨議會
蔡松坡出京
蔡松坡之日郵
松坡室中之盜案
雲南鈔票
康南海大觀帖
一等公
跪奏
李力閣
梁財神
兩大公司
梁青郊
奉命請客
法源寺唐畫
交通系
繆筱山諧談
巡撫崽
袁海
跑街名士
方厚卿
包攬把持
黃克強二次獨立
楊皙子哀輓之詞
傅彩雲末路
南京克復
徐夫人
文廷式筆記
菜廠胡同一月之逸事
宋遁初之離湘
記洪述祖
再記洪述祖
國史館長
留學生雋語
北京偵探時代
張文襄之用人
文人革命之始
公羊學
張孝達最惡公羊學
李文田不喜康南海
潘伯寅面諷康南海
同光之際學風
劉忠誠一電救德宗
譚復生為父謝王五
隆裕太后欲殺袁世凱
義寧陳氏之清風亮節
戊戌湖南新政
舊學真經考
王何必曰利
名優自願嫁名士
王湘綺經注文不減漢人
王湘綺一生學莊子
蜀士尊重王湘綺不專在學問
王湘綺一言殺羅研生
俞曲園晚猶學道
印刷物橫絕地球
大學堂試驗生理學
滿人亦未嘗不學
日本大有造於東方科學
西籍難譯
日本明治維新
康南海倡留學日本之議
二張門人
章宗祥比汪榮寶、曹汝霖尚為膽小
蔭昌兵潰
梁啟超文章能品
《清議報》詆譏榮祿張孝達
孫蔚粼別傳
張文襄逸事
胡漢 民等為召開國民黨五全代表大會
聯電中央之原文
張之洞大拜謝恩摺
滿清以龍旗為國旗
安維峻奏請銷毀《新學偽經考》
朱淇及清末訖民國二十年北京報界概況
裕長不願升將軍
戊戌四軍機章京之死及株連
五路財神
載澤死後無以為殮
滿洲大僚,財權旁落
蒙古實業公司
李鴻章一貫主和
李鴻章聘英德逸聞
周馥受知於李鴻章
李鴻章程學啟殺降
不失民心
談岑春.
《石遺室詩話》記左文襄事有誤
左翁交契
左文襄赴閩督師
左文襄晚年故作偃蹇
洗馬
張之洞十六歲領解
女教育家姚蘊素
瑞澂遁逃
談汪榮寶
捐納最為晚清秕政
劉坤一軼事
鹽丁之苦
章士釗訴訟文字典雅可誦
寇連材之傳聞異辭
清末宮廷演戲軼聞
端茶送客
端方以攝影革職
林紹年請更名韶延
王錱軼事
徐琪《南齋日記》
徐琪扶病謝恩
魔王梁僧寶
徐賡陛善為公牘
光緒後期之親貴政治
奕訢獲咎
清帝退位後猶於舊臣予謚
吳薌記飛車失實
錄癸酉談往
附錄
九君詠
〈大清肅忠親王墓志銘〉有序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