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寄庵隨筆:民初詞人汪東憶往
- 作者 /
汪東原著;蔡登山主編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11
- ISBN /
9789869545259
- 定價 /
NT$
280
- 優惠價 / NT$
221
(優惠期限至2024/12/31)
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精通詞學的革命報人,他用頓挫有致、情韻交勝的文字,追憶章太炎、黃侃、錢玄同、程德全等師友,提筆寫下晚清民初之藝文掌故。
透過一位詞人的見聞,一窺民初古典文學界的內心世界。
本書特色
❚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精通詞學的革命報人,他用頓挫有致、情韻交勝的文字,追憶章太炎、黃侃、錢玄同、程德全等師友,提筆寫下晚清民初之藝文掌故。
❚透過一位詞人的見聞,一窺民初古典文學界的內心世界。
❚文史作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導讀 詞人本色汪東】蔡登山
二○一○年二月間,因寫黃季剛的文章,要參考汪東的《寄庵隨筆》,遍尋圖書館不著,向張掖的友人黃岳年兄提起,不久黃君不僅寄來該書,另有厚厚一大冊《夢秋詞》,說是託人在北京找到的。兩本已絕版多時的書,從北京到張掖再到臺北,飛渡萬里江山,朋友的高情盛誼,讓人銘感五內。
說到汪東,今人多不識矣。他是晚清至民國的外交家汪榮寶的弟弟,原名東寶,與兄感情殊篤,後榮寶卒,他有感雁行折翼,改單名為東,取旭日東升之意,以旭初為字。他弱冠留學東瀛,先入成城學校,後入早稻田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哲學館,同時加入同盟會,擔任《民報》撰述。一九○六年,章太炎在東京開設「國學講習會」,定期講授文字學、音韻學、莊子及中國文學史等課程,汪東與黃侃、錢玄同、吳承仕、魯迅、周作人、許壽裳等一同前往聽講,北面受業,其中黃侃、汪東、錢玄同精於文字學,吳承仕精通經學,四人有「章門四子」之稱。後來又加上朱希祖,另號章門「五王」,皆餘杭太炎得意高足也。
一九一二年,章太炎在上海籌辦《大共和日報》,章任社長,汪東為總編輯,錢芥塵擔任經理,沈伯塵主插畫,日出兩大張。鴛鴦蝴蝶派作家李涵秋有小說原名《過渡鏡》,講揚州的三戶人家的世態沉浮和社會變遷,揚州古稱廣陵郡、廣陵國,於是錢芥塵將書名改為《廣陵潮》,在《大共和報》的副刊專欄《報餘》上逐日連載,一時洛陽紙貴。
「補白大王」鄭逸梅說汪東「所娶費氏,為費仲深(樹蔚)妹,早卒,續娶陶孟斐,白頭偕老。」又說:「旭初詩,有那麼一句『一生受盡美人憐』,或許他尚有些羅曼史呢。」鄭逸梅後來雖與汪東有所交往,但他實際上並不瞭解實情。據汪東的姪兒汪公紀大使(臺灣女導演汪瑩的父親)說他的八叔碩長而白,高額豐鼻,年青時也算得是美男子,「八叔出任餘杭縣的知縣,在縣裡遇到一個艷妓,有意把她迎娶過來為妾。八嬸在京中聞訊,不顧自己生病的兒子,趕忙的由京中趕到縣裡,把她的情敵攆走了。雖然這次吵鬧,艷妓表面上是吃了虧,但是受創最重的還是八嬸。就在她往返京浙的十幾天當中,寶寶乏人照料,竟夭折了。而八叔遇到了妒妻,又傷子,在縣裡丟盡了威嚴,也掛冠而去。他氣憤填膺久久不消,從此不願同房,就此絕了嗣。」後來汪東當了南京中央大學的文學院院長多年,他一個人獨居南京,夫人陶孟斐則留在蘇州,直到抗戰勝利還都,十餘年不見面的夫妻才盡棄前嫌,和好如初的。
汪東在中央大學教的課,是中文系一年級必修的文字學,二、三年級選修的唐宋詞,都有他自己編的講義。據其學生說講課雖然略帶蘇州土音,但聲宏氣壯,坐在大教室的後排,也聽得很清楚;尤其講唐宋詞,遇文句美妙處,直欲將「文外曲致」道出時,更覺響亮,說到激動處,甚至額上暴出一根青筋,頻頻以手帕拭汗。汪東實兼儒林文苑之長,學術閎通,文章雅懿,更工於詞,以為不在周邦彥之下。論者以其「宗清真,控縱自如,頓挫有致,舒徐綿邈,情韻交勝」,在唐五代兩宋諸大家之外,能別開生面,獨樹一幟,而甚加推崇。《夢秋詞》係汪氏親自編定並繕錄者,輯自一九○九年至一九六二年的詞作,凡二十卷,計存詞一千三百八十餘首。篇什之富,為歷來詞家所罕見。該詞集曾抄錄兩份,擬影印出版,未果,汪氏羈留大陸,鬱鬱以終。詞稿其中一份由其摯友張瑞京帶到臺灣,後交給汪公紀,再交沈雲龍,收入《汪旭初先生遺集》於一九七四年出版。另一份留在大陸,十年浩劫中,幾被付之一炬,幸經其後人汪堯昌從火堆搶救出,得以在一九八五年影印出版。
名師出高徒,汪東在《寄庵隨筆》中說:「余女弟子能詞者,海鹽沈祖棻第一,有《涉江詞》傳鈔遍海內,其〈蝶戀花〉、〈臨江仙〉諸闋,雜置《陽春集》中,幾不可辨。」「又有尉素秋者,蕭縣人,亦卒業中央大學。讀詞課時,初無表現。及余臥病歌樂山,素秋亦入蜀,頻來探問。出其詞,音節抗爽,與祖棻之淒麗婉曲者異,蓋各如其人。」
尉素秋是知名政論學者任卓宣(葉青)的夫人,也是尉天驄教授的姑母,來臺後除了致力教育工作外,也為臺灣現代文學出力甚多,她資助尉天驄創辦《筆匯》月刊、《文學》季刊,發掘了小說家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等一批作家,黃春明曾以「新文學之母」來稱呼她。尉素秋回憶當年她們五位女同學還在中大的六朝松下的「梅庵」組成一個詞社,名曰「梅社」。雅集唱和,並以詞牌作為各自的筆名,如:霜花腴曾昭燏、點絳唇沈祖棻、虞美人章伯璠、菩薩蠻徐品玉、聲聲慢杭淑娟、破陣子張丕環、巫山一段雲胡元度、齊天樂游介眉、釵頭鳳龍芷芬、西江月尉素秋等。她們又把各人派作《紅樓夢》中的人物,於是寶釵、湘雲、寶琴、元春、探春、岫煙等,都復活起來。她們覺得老師中胡小石最慈祥,派他作賈母,汪東最嚴肅,派他作賈政。
汪東為此寫了兩首七絕:
悼紅軒裡鑄新詞,刻骨深悲我最知;
夢墮樓中忽驚笑,老夫曾有少年時。
若個元春與探春,寶釵橫髻黛痕新;
化工日試春風手,桃李花開卻笑人。
言下之意是說他幼時最得祖母寵愛,人們把他比作《紅樓夢》裡的賈寶玉,而今卻被這群女學生視為賈政,真是「差很大」!而自己一手培植的門牆桃李,忽然取笑自己的老師來了,真是莫可如何。嚴肅的老師,碰到這群調皮的女學生,還是只能相顧失笑,不以為忤的。
《寄庵隨筆》是在抗戰勝利後在上海《新聞報》連載,直至汪東去世時,並未刊行。而一九七四年臺灣文海出版社出版的《汪旭初先生遺集》亦沒有收入。直到一九八七年上海書店才出版簡體直排版,但印量極少,早已絕版三十年了。此次重新打字校對重印,也是首次以繁體字出版,並新增一副書名,作《寄庵隨筆:民初詞人汪東憶往》,特此說明。
簡介
❚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精通詞學的革命報人,他用頓挫有致、情韻交勝的文字,追憶章太炎、黃侃、錢玄同、程德全等師友,提筆寫下晚清民初之藝文掌故。
❚透過一位詞人的見聞,一窺民初古典文學界的內心世界。
❚文史作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余年十七八時,方留東京,入同盟會,為《民報》撰文,自署寄生。所含蓋有三義:人生如寄,一也。棲息客帝之下,等於物之寄生,二也。象譯之名,東方曰寄,三也。其後清政既革,余流徙南北,靡有定居。容膝之處,每題「寄庵」,則專取第一義。……追憶平生師友,及展卷所得,耳目之所見聞,日記一二條,稱心而書,漫無詮次,命曰隨筆者,昭其實也。」──〈此地何人悲往事〉
汪東(一八九○-一九六三),原名東寶,字旭初。民初文學家、教育家與學者;外交家汪榮寶之弟。同盟會會員,亦是國學泰斗章太炎足下高徒,協助其辦報,與黃侃、錢玄同、吳承仕等人齊名。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任職於監察院、國立禮樂館、國史館等。汪氏以文字學著稱,尤工於詞,論者有云不在北宋詞人周邦彥之下。由於汪氏之文學造詣與獨特經歷,本書中收錄汪東針對詩詞、繪畫、宗教、戲曲、民俗文化軼事之評論憶往等,皆斐然可觀,是對民初歷史、詞學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收藏。
作者簡介
原著/汪東
汪東(1890~1963),原名東寶,字叔初,後改字旭初,號寧庵。江蘇人。汪榮寶之弟。中國教育家、文學家、學者、政治人物。同盟會成員,後出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抗戰結束後在國史館編修史料,與顧頡剛等史家共事。一九六三年文革前病逝於蘇州。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與《楊翠喜‧聲色晚清》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目次】
導讀 詞人本色汪東/蔡登山
序言
此地何人悲往事
《民報》之全盛時期
冷月荒郊驚怪物
傭書誰復識英雄
章太炎講莊子
蘇曼殊喜啖牛肉
弘一大師之綺語
太虛宴客嘗豆腐
手摩念珠現舍利
馬相老談謔生風
叔接嫂之陋俗
程德全演獨木關
不辭妍色賦春光
喜獲舊雨軒圖卷
長淮金鼓咽秋濤
洞房中爭辯宗教
富有票與貴為票
生死肉骨有神醫
十字眼與一帖藥
綠窗人靜繡梅花
新聲試聽女詞人
新淚眼與舊鈿釵
幾番碧海換紅桑
聽笛題詞憶舊遊
喬大壯悲憤遺書
許壽裳電筒致難
作曲秦淮畫舫中
寒鴉點點歸楊柳
正社畸社兩畫會
紅薇老人百花圖
鬍子的笑話
畫家目中之鬼趣
希臘古哲的寓言
山似英雄水美人
張溥泉稱三將軍
弘一師的講演錄
儒耶佛耶都玄妙
印光座前虎受戒
名園深處貯名葩
清遊香雪海
明孝陵之梅
吳仲圭墨竹長卷
吳門二仲並稱賢
天目兩山多奇景
於潜縣的新舊黨
金松岑有俠氣
聽書品茗在陶園
蜀中名庖多雋味
成都的姑姑筵
弘一師紀事補闕
一怒只為玻璃杯
葉楚傖之健忘
胡樸安努力做人
葉楚傖遺著
傷時憂國一詩翁
滿船書畫付波臣
儒家修養法
簡策千秋有短長
南明史稿待殺青
月下笙歌傳水調
梨園憶舊錄
吳中園林瑣記
博具雜談
喜誦《麝塵蓮寸集》
梅景書屋傳韻事
集舊句譜新詞
哀舊友羅子
詩戰中健將
頌桔廬詩酒會
開門揖盜記
鬥韻分題
客窗病榻
沈尹默之詩興
涉江詞
附錄
叔接嫂
汪袞甫之遺文
獅林石
獅林易主
明季史稿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