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向相視一一告别
- 作者 /
林烱勛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10
- ISBN /
9789863263944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這是一本告別的書
告別自己
告別某個時間
告別他人,或他人的愛
我們總是在無形中就失去
忘記好好告別
對我自己來說,也許是一個好的時機
把這些曾經錯過的事情
或者沒有說的事情
好好的告別
然後也告別自己,好好告別才有新的自己。
本書特色
☆蘇紹連、周紘立、李桂媚等詩人、作家好評推薦
☆面對生命中的種種告別,90年後年輕詩人的細膩真摯之作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總序:
台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出版緣起/蘇紹連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創辦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這是台灣詩壇上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個日子開啟了台灣詩學時代的來臨。《台灣詩學季刊》在前後任社長向明和李瑞騰的帶領下,經歷了兩位主編白靈、蕭蕭,至二○○二年改版為《台灣詩學學刊》,由鄭慧如主編,以學術論文為主,附刊詩作。二○○三年六月十一日設立「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從此,一個大型的詩論壇終於在台灣誕生了。二○○五年九月增加《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刊物,由蘇紹連主編。《台灣詩學》以雙刊物形態創詩壇之舉,同時出版學術面的評論詩學,及以詩創作為主的刊物。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定位為新世代新勢力的網路詩社群,並以「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十二字為論壇主旨,典出自於唐朝‧馮贄《雲仙雜記‧二、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戴顒春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因黃鸝之聲悅耳動聽,可以發人清思,激發詩興,詩興的激發必須砭去俗思,代以雅興。論壇的名稱「吹鼓吹」三字響亮,而且論壇主旨旗幟鮮明,立即驚動了網路詩界。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在台灣網路執詩界牛耳是不爭的事實,詩的創作者或讀者們競相加入論壇為會員,除於論壇發表詩作、賞評回覆外,更有擔任版主者參與論壇版務的工作,一起推動論壇的輪子,繼續邁向更為寬廣的網路詩創作及交流埸域。在這之中,有許多潛質優異的詩人逐漸浮現出來,他們的詩作散發耀眼的光芒,深受詩壇前輩們的矚目,諸如鯨向海、楊佳嫻、林德俊、陳思嫻、李長青、羅浩原、然靈、阿米、陳牧宏、羅毓嘉、林禹瑄……等人,都曾是「吹鼓吹詩論壇」的版主,他們現今已是能獨當一面的新世代頂尖詩人。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除了提供像是詩壇的「星光大道」或「超級偶像」發表平台,讓許多新人展現詩藝外,還把優秀詩作集結為「年度論壇詩選」於平面媒體刊登,以此留下珍貴的網路詩歷史資料。二○○九年起,更進一步訂立「台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方案,鼓勵在「吹鼓吹詩論壇」創作優異的詩人,出版其個人詩集,期與「台灣詩學」的宗旨「挖深織廣,詩寫台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站在同一高度,留下創作的成果。此一方案幸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應允,而得以實現。今後,「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將戮力於此項方案的進行,每半年甄選一至三位台灣最優秀的新世代詩人出版詩集,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後,這套「詩人叢書」累計無數本詩集,將是台灣詩壇在二十一世紀中一套堅強而整齊的詩人叢書,也將見證台灣詩史上這段期間新世代詩人的成長及詩風的建立。
若此,我們的詩壇必然能夠再創現代詩的盛唐時代!讓我們殷切期待吧。
──二○一四年一月修訂
▍推薦序一:
不穿衣服的詩/周紘立
怎樣的詩才能被稱為好詩?能夠以理論的刀械拆解為一塊或一小塊或者,堆疊美的冒泡詞藻其實空無一物;前者是求學院解剖方便,後者是優養化海藻壯觀卻有害。尤以後者居多,那是創作者的問題,也是時代的問題。楊佳嫻曾言詩始終是文學的「貴族」,它的冠冕閃爍,習作小說、散文者多少涉獵詩,它是語言的先鋒派以及實驗室,為了讓字典裡的老骨頭文字回春,詩,必須打破規矩。然而,在打破與打破之後呢?現代詩似乎變成修辭學的一種。現代詩雖「現代」,本質幾千年來是不變的,無非「感受」二字。
小說跟散文都需要情節與現實的再現,詩不必。於是詩擺脫座標,他的時空間同時指向過去和未來,讀者在這裡汲取他想要的營養,一句話就是神啟;換句話說,詩,應該既空無﹝好讓人尋覓到一窟適合身材的防空洞﹞又實在﹝不是浮泛的語言拼湊﹞。作者以詩展現赤裸的心,假使,再明白地掏心挖肺了也不能撼動讀者、一句也不能,或許這人該是跑馬拉松的卻參加了五百公尺田徑犯了最初也最錯誤的選擇。
林烱勛是我大學的學弟,一個社會系跑來輔修中文系,甚且唸中文研究所,我懷疑他頭殼壞掉。他寫過你能細數的文類,他說:「寫過詩和小說,對散文總有一種怕怕的坦誠感,雖然有時給別人看詩,也像是裸體一樣。」當我「驚恐的」(本人覺得聽張惠妹的歌比較能給我哭的衝動)接下這評論,並且收到詩時,電腦螢幕顯現那樣短而平和的文字,卻令我感動,馬上mail給文壇前輩過目共享。原因無他,就是他自己說的詩也像裸體。當他能夠體悟到詩其實比各種文類更需要投注情感,並且節約用字,又要達到目的……這些條條框框的時候,剩餘的幾十字往往是由碳元素經過高密度的擠壓而成的鑽石,他的詩即是高瓦數的燈泡或者最亮的星。因為自知裸體而不害羞,詩才顯得珍貴。林烱勛的詩幾乎沒有動用到你不認識的字,也不顛倒文法,心態近乎青春期的男孩,把他感知的事物「純粹」記錄下來。常聽人說「寫詩要趁早」,彷彿瓜熟蒂落後,你將永遠的失去,除非重新投胎以及記得要趁早寫詩這回事。我想,詩的核心就在「簡單」:包含原始的情感,樸拙的文字,豐沛但隱約的羞怯……這些是人「熟」了,理解人情世故紅塵滾來滾去之後就永不復返的。但在1990年出生的林烱勛的詩裡,還存在著這份「漾」的質地,是很難得的,在此刻的台灣更是難得,簡直是未開發的處男地。
如〈願〉的結尾:
夢是這樣發生的意外
而我們細心灌溉
試著保護
不能保護的脆弱
腰間的鈕扣
能永遠都聖誕
這首詩異常的殘酷,在我看來是如此。「在絕望中的希望」約莫能概括此詩的重點。然而作者沒有控訴或者聲淚俱下,靜謐的旁觀著他人重複自己體驗過的經驗,沒有傷痕是不能輕鬆寫下這般的詩,然它又是那樣澄澈洞明,接近孩童的目光,故殘忍。
作者的詩大抵都是雲淡風輕型的,窗戶開了風進來,肺葉呼吸血液流動,再自然不過了。可他將人間的痛寫得極輕極輕巧,像一隊螞蟻橫越你的臉,有點癢,好似有物又似無物,等要照鏡子證明時,最後一隻落單的螞蟻表示:「被你發現了!抱歉驚擾你的夢。」他的詩就是這般,乍讀無疑,事後上廁所、看電視、走路回家等諸如此類的空檔,你會想起他與他的詩,揮之不去。
因為作者的根基建立於「人類必經的生活」之上,痛苦與歡愉與希望與絕望與未來與傷痕累累的過往所形塑的現在,在同首詩裡毫無衝突的「爆炸」,類似新年河堤路人施放的小煙火,你會記住瞬間的光,和它的形狀。
林烱勛如持續「裸體」,並且打算衣不蔽體的話,他的詩會一直「純粹」地「共鳴」著,類似召換早已死去的青春回來,那都是我們的曾經,透過他三點全露的犧牲,我們得以再次感知第一次接觸世界的心境,在已滄桑的我們身上重活一遍。
✽周紘立,1985年生,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台中縣文學獎、東海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102年散文選》、《103年散文選》、大陸《美文》雜誌等。獲國藝會創作補助。出版散文集《壞狗命》、《甜美與暴烈》, 舞台劇劇本《私劇本》、《粘家好日子》等。
本篇收錄於《吹鼓吹詩論壇二十一號:詩人的理性與感性》
▍推薦序二:
以詩告別,向詩告白/李桂媚
在〈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裡,烱勛曾以「躲到另一個角落/寫著自己」形容創作者的心情,默默筆耕十年的他,終於在2016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向相視一一告別》。這本集子雖然命名為「告別」,但僅有詩作〈沒有適恰的題目〉使用「告別」一詞,更多時候,烱勛的筆下是光,是對詩的想望。
〈介意〉一詩開頭,詩人輕聲問道:「介意我寫首詩給你嗎」,又說:「對你來說或許感到困擾」,如此小心翼翼,顯見詩中我其實才是最「介意」對方反應的那個人。末段,詩人自言:「我想你並不介意/所以讀到這裡」,是明知故問的探詢,也是你是否介意的再次確認。每一首詩、每一個文字,都像一顆星、一束希望,就像詩作所指出的:「即使星星只會向我們遠去/留下久遠以前的光/在各自的暗處維繫引力」,無論是否介意、是否錯過,每顆遠去的星都將留下光,持續影響當下,告別「相視」過的文字星光,詩的引力仍會在生命裡運轉。
〈聽說妳也寫詩〉延續詩人對「詩」的熱情,此詩並非著眼於「相視」,而是從寫詩的「相似」談起,首句即點出「很巧,你也寫詩」,「你也寫詩」隱喻著彼此品味的雷同,「必然讀過一些過期刊物」,擁有一樣的知識背景,甚至「都戴著面具」。
此處的「面具」未必是虛假或偽裝,戴上面具只能透過面具眼部的洞觀看,其實也意味著「視線」的改變,何嘗不是一種「向相視告別」?!寫詩的我們總「對著城市自言自語/建立自己的教義」,因為唯有告別曾經「相識」的一切,看見萬物隱含的光, 才能點亮「一枚枚愛亮不亮」的靈感燈泡,成為真正的詩人。
〈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把租屋形容為傘,室友就在這支傘下「開始寫詩」。然而,彼此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懷抱著各自的祕密,下筆寫詩的室友偷偷對貓咪說:「不要和他說」, 早已睡醒的詩中我清楚聽到這句低語,只好繼續閉眼屈身裝睡。巧合的是,書寫也是詩中我沒有說出口的祕密,當室友「用兩盞檯燈/模擬一顆太陽」,尋找創作的契機,詩中我也默默「躲到另一個角落」,與文字私語。值得注意的是,晴天、雨天都可使用的「傘」,一方面呼應了「夏季」和「雨季」等情境,另一方面,「傘」有保護的意思,也象徵著詩中兩人對寫作一事保密的態度。
不同於〈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無法坦誠說出自己是創作者的扭捏,〈有沒有人看見我的大衣〉表達了作者期待作品被看見的心情。此詩把創作比喻為衣裳,「那微微反光的褐色膚質」是靈感與文字磨擦的結果,「像一把潮濕的沃土/孵育過夢」, 每一個口袋都負載著成長記憶,一旦掀開,感情便排山倒海湧現。「在縫線處寫滿詩句」代表訴不盡的心情、說不完的故事, 青春或許蒼白,但那些「曾發亮的鈕扣」,都是書寫的來源,可惜「卻沒有人看見」這件詩人大衣,「宛如大衣從來都不存在」。
每一首詩,都是詩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向相視一一告別》是烱勛對過去的告別、對創作的告解,更是他對詩的告白,歡迎您展讀詩集,感受與詩相遇的美好。
簡介
本書雖名為「告別」,但全書僅有一首詩用了「告別」一詞,詩人筆下所透出的,是一束光、一顆星,更多的是,對詩的想望。九○後詩人林烱勛,以年輕純淨的心,將周遭事物純粹地記錄下來,不賣弄文字、不顛倒文法,讀來雖雲淡風輕,卻飽含對世界極深濃的情感和觀察。他用寫作保存不同部分的自己,這本詩集也是為那一部分的自己給了一個交代,不管以後如何,至少留下了──告別過的痕跡。
作者簡介
林烱勛
1990年生,現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曾獲東海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台灣文學館愛詩網、瀚邦文學獎、青年超新星文學獎。
---
有時很安靜
有時說不完的
還在練習如何平衡
如何有時像是別人
如何寫簡介
不害羞
---
目錄
【總序】台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出版緣起/蘇紹連
【推薦序一】不穿衣服的詩/周紘立
【推薦序二】以詩告別,向詩告白/李桂媚
▍輯一、如果還有
深海少年
晚安
有沒有人看見我的大衣
日記
歉意
巧遇
送行的一種方式
日光行進
願
沒病可發作的憂鬱
僅存於某條河道上的相遇
介意
記得曾有過的溫柔
與你擦肩
▍輯二、碎念後荒蕪
屬於藍色的話題
繼續討論良善
失去那陣痛的語言
考古我們的記憶
花樣年華
阿飛
夜間面具首部
暗室練習之一
懺悔錄
拓荒
離開的一種日常
而不斷前進的等候
撫摸凶獸
洞
丘
▍輯三、那些熟悉過的地方
考古一條街巷
缺席
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
你是個歷史主義者
我們僅有的歷史
在夢境裡的記事
在城市的年輪裡散步
小酒館
幻想你去蹓狗
帶一顆白菜去旅行
我們與漢堡一起吞食
安息
金色嘉年華
▍輯四、觀看被觀看
栽花者
愛憐者
漫遊者
辯護者
隔壁抒情的局部
三人行
她有著蜂巢的口腔
聽說你也寫詩
小裁縫的檔案
▍輯五、隱藏
沒有適恰的題目
安靜數日
前記憶
致假使有90%尚未使用的自己
模範
善良的劊子手
馴服於
耳環的聚會
即將成為精怪
煙火
後記 告別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