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千猴•沒大•沒小──林煥彰詩畫集
- 作者 /
林煥彰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7
- ISBN /
9789864451197
- 定價 /
NT$
550
- 優惠價 / NT$
495
《千猴•沒大•沒小》,你會有什麼想像和解讀?這是繼我去年《吉羊‧真心‧祝福》後的第二本詩畫集;收在這裡的近百首小詩,是我近年寫的六行小詩(含以內)的一部分。至於畫作,與今年生肖有關;從去年下半年起,我提前畫猴子,收在這裡的,是我畫《千猴圖》的一小部分作品;到目前為止,我的猴子畫已分別在台灣明道大學及新民小學展出兩檔,廣受歡迎;接著也會在青島、曼谷等地展覽。詩與畫的創作,我是朝着賞心悅目的方向發展,希望看它讀它都沒有負擔;從愉悅的閱讀開始,而止於智慧的交流……
──林煥彰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我們活著是為了讓詩活著
詩人、教授、明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蕭
與林煥彰(1939-)相認識,是在「龍族詩社」結社(1971)之前,超過半世紀的友情,淡水中有真淳,平凡裡也有一些深刻的印記。
一個國小畢業生從宜蘭礁溪鄉下來到台北,偏居在南港、汐止地區,林煥彰憑甚麼能在詩壇掙得一席之地?如果前行代詩人把「詩」當作他們的宗教、一輩子的信仰,介乎前行代與中生代之間,尷尬的群族、獨立無所依傍的少年,似乎也有這樣的體認,「詩是生活」應該是林煥彰一生最佳的寫照。他相信生活中有「詩」,他相信「詩」可以給他活存的能量。
最新的詩集《猴子,不穿衣服―小詩‧沒大‧沒小》可以證明這種說法。據他說,詩集原來要叫做《小詩‧沒大‧沒小》,原來只是最近兩年(2014-2016)所寫作品的合集,以「沒大沒小」來稱呼這些作品,因為這集詩作大部分是他近年來努力鼓吹的六行小詩,小部分增多了幾行,更小一部分以散文詩呈現,他一統納入,所以有「沒大沒小」的感覺。其實,講河洛話的我們一看「沒大沒小」,心中清楚:這是長輩用來訓誨孩子的話,指責孩子心中沒有尊卑的觀念,近乎「目無尊長」的意思。林煥彰藉這句話來自我解嘲,他的詩,他的畫,就是他自己,他自己想的,自己寫的,自己畫的,素人的形象。這讓我想起管管(管運龍,1929-),他自稱是「詩壇的孫悟空」,石頭縫中蹦出來的,沒有傳承,沒有包袱,不受任何束縛、拘囿,我說的算,我畫的算,我就是我自己,我就是詩。這兩位詩人,在這點上是相通的。他們各有自己的一片天,憑他們的稟賦,憑他們的自信,憑他們的好學好問,成就自己。
「沒大沒小」,有一點自我調侃,更多一點自信豪氣。這就是林煥彰心中所存有的:「詩」(包括畫)可以給他活存的能量。
不過,這《小詩‧沒大‧沒小》終究只成為副標題,因為他後來想要納入他從羊年就開始畫的「千猴圖」,他希望可以跟羊年出版的《吉羊‧真心‧祝福》相配成套,詩畫同時呈現,詩集之名就定為《猴子,不穿衣服―小詩‧沒大‧沒小》。以我浸淫在學院中要求整齊、整飭的習慣,說不定我會調整為《千猴‧沒大‧沒小》,與羊年的《吉羊‧真心‧祝福》搭配得有模有樣。小時候,祖母最常說我的,就是「你呀,大尾烏魚」,「你呀,大尾鱸鰻」,「你這個猴齊天」,可見我也曾是不易馴服的。在文學藝術上,創作,還是不要被馴服的好。
雖然我可以算是「千猴圖」的首位策展人,我策畫3月2日至16日在明道大學圖書館展出「千猴圖」,策畫幼兒園的小朋友隨他塗鴉,大學生跟他學構圖、學設計、學心境,玩線條、玩色彩、玩創意,約集中學老師與林煥彰在童詩教學上互動,我也喜歡那種隨興勾勒而猴形千變、詩意無限的創意。但我還是回歸他的「詩是生活」這一主軸為好。
在這本詩畫集裡,林煥彰放置了兩首「序詩」,一首是〈猴子,不穿衣服〉的手稿,稱為「序畫」,詩人、畫家點出一個存在已久的事實,大家習知的畫面,竟然可以憑此成詩、成畫,美,已然存在,只是缺少發現,其此之謂乎?或者是另一類的「國王的新衣」,很多人被亂糟糟的社會「社會化」了,童稚的心、天真的眼被矇蔽了?或者,「不穿衣服」,不被約束的自在,才是詩藝術真正的靈魂?
另一首是〈要,不要〉的手稿,稱為「序詩」手稿:
不要讀我的詩,
請讀我的心;
詩,用文字堆疊
心,是血肉生
我的詩,已經死了
我的心,還在淌血……
這首詩可以視為林煥彰近期的詩觀。「詩」早於詩而存在,期望的是讀者懂我的心,不是去計較我的文字,文字只是詩的載體,很多的詩可以用文字堆疊而成,但重要的是有沒有為別人的存在而存在的那顆有血有肉的心?這樣的一顆心才是詩。
這種詩與死、活的辯證,此詩集中還有兩首,值得深入思考,藉此可以了解「沒大沒小」的林煥彰真的「沒大沒小」嗎?
〈活著,寫詩〉
什麼都會死,
只有詩才能活著;
寫詩,她會比你
活得更久。
〈要什麼―自勉題詞在名片背面〉
活著,寫詩
死了
讓詩活著。
詩人可以不幸,詩家卻要長幸;詩人歲數有定,詩卻可能進入永恆。詩人林煥彰是抱著這種認知在寫詩,所以,他讓生活有詩,讓生活裡的時時刻刻都有詩,舉手畫畫、揮毫,都是詩,投足臺灣境內、境外,都是詩。
以這部詩集來看,他有「物件‧物語」這樣的作品,襪子、鞋子、褲子,何物不可入詩?他有〈農民心事〉這樣的詩作,「?!+-」,哪種符號不可替換生物?所以,在這部詩集裡,「整夜。雨路過我住的山區……雨,路過 路過我的心,穿透時間空間」(〈雨,路過〉),「風,高過。高過晨起的陽光,……高過,我已完全不絕望的重複」(〈風,高過〉),「雲,想過隨風飄泊……雲,想過河中的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無數不再見證的魚和雨,都想過」(〈雲,想過〉)。平凡卻又出乎一般人的思緒,〈雨,路過〉,〈風,高過〉,〈雲,想過〉,都是有趣的擬人化想像;〈上上下下〉,〈長長短短〉,〈左左右右〉,也可以成為詩的入口。2015年8月23日煥彰失去髮妻,妻後百日的時間裡他寫了〈日常‧無常‧如常〉十二首散文詩、〈妻後〉十首六行小詩,椎心的撞擊,悲戚的日子,是個人的無常,拉遠距離,未嘗不是群體的日常,七十八歲的生活讓林煥彰如常行事,如實記錄,他以整冊詩集見證自己一生的信仰:「生活是詩」,喜怒哀樂生離死別,如實記錄,都是詩。「詩是生活」,不唱高調,不談理論,隨興裎露,隨意揮灑,我們活著是為了讓詩活著。
2016年天清地明之日 寫於四獸山之前
詩人、老友蕭蕭序中說的有理,點醒了我的本意,
書名即順理成章,改為《千猴‧沒大‧沒小》。
煥彰附註
☆推薦序──沒有年齡界限的兒童時光
詩人、教授、時空藝術會場創辦人/葉樹奎
舞台上的貓天使,正在演著「童詩變裝秀」的貓劇。時間是2008年的8月,我在養病中,意外地進入了兒童時光。
因為林煥彰老師《貓畫‧畫貓》的時空詩畫展,引來了小朋友和老朋友的童心詩興,「鬥陣」吟唱演舞,以詩展開了遊戲與創作的樂趣。
恍惚之中,忽然聽見了「小貓走路沒有聲音」的神秘節奏。林煥彰的兒童詩,啟發了孩子的靈感,輕輕的踩踏,小貓走路,沒有聲音,轉變成活潑的音符,聽覺印象: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
媽媽說,……
那是最好的皮做的,……
(小朋友靈動的表演,詩的變奏)
大約十年前,我在六十歲之後,因為生病,以靜慢觀照養心,不解世事而漸成癡白,沒想到時光倒流,我竟自覺返老還童,還沾沾竊喜,偶爾與朋友私語探問光陰,也只敢試言止於森林松鶴閑雲之交。(怕誤導老少以為進入了時空隧道!)
和林煥彰老師的特殊緣份就在這時間,他年長我七歲,我記得那天他好像剛過七十生日,我們認識得晚嗎?但真的是從那裏才開始的。他成為我「兒童」的朋友,也是老師,我可以和他說童話,談貓說猴子探時空和孫悟空。貓,是說不完的話題,他是「貓詩人」,說心中有一百萬隻貓,身邊卻沒有,曾經有過的一隻,卻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我身邊有一隻貓,現在卻沒有,貓,似乎也關聯著時間與空間。詩人,有穿透時空的眼睛。
《貓畫‧畫貓》時空詩畫展時,他寫下了〈貓的眼睛〉:
貓在黑暗裏,什麼都可以不要;
牠只要兩顆寶石一樣
發亮的眼睛,穿透夜的時空
孤獨寂寞,都不用害怕;
你知道嗎?
夜被牠穿透了兩個大洞,
黎明提前放射兩道曙光―
〈貓的眼睛〉照亮了宇宙。時間和空間都成了透明,大地晝夜,人間老幼,都不用害怕;年齡,也沒有界限了!
我的返老還童,似乎有了詩的詮釋,可以說嗎?我想,雖然未必清楚明白,但很顯然,不必隱諱,無忌老少。這當然要感謝「貓天使」和「貓詩人」,那樣生動的活力,讓我真正感受到了, 詩,沒有界限(不只年齡)的魅力。
林煥彰老師自己寫「兒童詩」,推動「大家來寫詩」的活動,他讀別人的詩,形式上也不局限;由於我自己,出於童心,不太懂事,和他接觸,特別珍惜的,是這無限兒童時光的美好,偶爾見面,也多半童言童語。
「玩,一切都是為了遊戲。」他說。
這是林煥彰2015年在時空詩畫展的主題,畫裏玩詩,詩裏玩畫,說遊戲,卻是玩得率真,想得天真,做得認真。無論撕貼、塗抹,雖然取材自舊紙殘剪,廢物利用,呈現出的,卻是純真趣味和十足的新意。
今年是猴年,齊天大聖孫悟空是童年時的最愛,時空迎新春的活動中有「花果山水濂洞」的展覽主題:《洞境花果》。
林煥彰老師筆下的千猴畫展正在明道大學配合校慶展出。
千猴賀歲,變化無窮,不只是在形態上,尤其是妙在隱現之間。
數量對他來說並不是問題,無時生有,有時若無。
稍早,他攜來《三猴舞姿圖》的水墨畫作,濃淡飛白,藏象萬千。
孫悟空拔一毛吹氣就能化分身無數。我問老師,在他自身「法術」之中,能不能猜一下,小孩子可能最愛的是什麼?大人當然知道,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但是因為我又變成孩童,感覺上他好像就是會變戲法的孫悟空,只想要問美猴王,猜猜我的偶像迷思。我心裏想著「地煞七十二變」中的「隱身術」,是否適合玩「躲貓貓的遊戲」?
西遊記,悟空稱美猴王時有詩曰: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最近和煥彰老師的猴年童話,都是悟空,既有趣又好玩的話題,美猴王,內觀不識的無相妙悟,以外合明知之形,悠遊縱橫,玩,一切變幻在遊戲之間。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林煥彰童詩原作: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
小貓的鞋子是
媽媽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
小貓知道牠的鞋子是
媽媽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
小貓知道牠的鞋子是
媽媽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貓愛惜牠的鞋子;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
小貓知道牠的鞋子是
媽媽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貓愛惜牠的鞋子,
小貓走路就輕輕地輕輕地;
小貓走路沒有聲音,
小貓知道牠的鞋子是
媽媽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貓愛惜牠的鞋子,
小貓走路就輕輕地輕輕地;
沒有聲音。
簡介
「詩是生活」,不唱高調,不談理論,隨興裎露,隨意揮灑,我們活著是為了讓詩活著。──蕭蕭
畫裡玩詩,詩裡玩畫,說遊戲,卻是玩得率真,想得天真,做得認真。──葉樹奎
詩人提倡遊戲概念,寫詩畫畫,都可以玩;寫詩,玩文字,玩心情,玩創意;畫畫,玩線條,玩色彩,也玩創意。本書繼《吉羊‧真心‧祝福》後的第二本詩畫集,收錄近百首小詩,為六行小詩(含以內)的一部分並搭配與猴年生肖有關《千猴圖》的一小部分作品。
作者簡介
林煥彰
宜蘭人。一九三九年生,二十歲開始學詩、畫畫。詩越寫越短,畫也越畫越簡單。近年傾向於「遊戲」,提倡「玩文字‧玩心情‧玩寫詩‧玩創意」。二○○三年元月起,在泰國、印尼《世界日報》副刊推動六行以內的小詩寫作;二○○六年七月一日和泰華詩友在曼谷設立「小詩磨坊」,探討小詩寫作。已出版著作有百種以上,並有詩文數十篇編入兩岸四地及新加坡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日、泰、韓、德、意、俄、印尼、蒙古、馬來等外文,並已出版中、英、韓、泰文對照版詩集和圖畫書多種。曾任泰、印《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現任《兒童文學家》發行人、《乾坤詩刊》發行人兼總編輯。二○○八年香港大學首任駐校作家及海內外講學。
目錄
◆推薦序 我們活著是為了讓詩活著/蕭蕭
◆推薦序 沒有年齡界限的兒童時光/葉樹奎
序詩
序畫
面向自己
襪子―《物件.物語》1.
鞋子―《物件.物語》2.
褲子―《物件.物語》3.
農民心事‧三問
煮熟的螃蟹
貓與夜晚
雪在溶化
雨,路過
風,高過
雲,想過
上上下下
長長短短
左左右右
活著,寫詩
問號
冬季休耕
隱形眼淚
一隻貓的午後―《轉角對話》2.
謎樣的藍眼淚―《轉角對話》4.
牛角灣的早上―《轉角對話》16.
懷中的小提琴
獅子座的兔子―屬兔的獅子
日常‧無常‧如常
詩‧在黃鶴樓
妻後‧小詩
種我‧青春
青青‧春春
我的歌
此刻‧現在
存在非存在
我非我,我是我
我的故鄉
小詩‧12
有誰來過
一字或一行
我很開心―為猴子寫詩系列
除了玩,還有―為猴子寫詩系列
搬,或不搬
給 野薑花姑娘―《給 百花的情詩》1.
給 蝴蝶花姑娘―《給 百花的情詩》2.
給 醉蝶花姑娘―《給 百花的情詩》3.
海洋短歌
我的血點
◆小詩‧沒大‧沒小―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