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 作者 /
劉昭仁
- 出版社 /
秀威少年(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2
- ISBN /
9789865731403
- 定價 /
NT$
200
- 優惠價 / NT$
180
本書特色
【忍讓的意義】從文獻中引經據典的指出忍讓的意義。
【忍讓的故事】列舉13篇中國歷代的歷史人物為榜樣,潛移默化人生的價值觀。
【聽劉老師說】延伸閱讀,探討真理,剖析人性,更能引導讀者進入。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昧的時代」(狄更斯),現今社會變遷迅速,是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全球化的社會,加以科技進步,交通發達,雖說是天涯若比鄰,但人際關係卻相對疏離,使得為中國人所稱道的忠、孝、仁、愛、禮、義等傳統美德逐步崩解中。
我們需要為我們提燈引路的典範,我們需要能夠讓我們效法學習的榜樣。值此有志之士亟思如何導正這股社會偏差的價值觀之時,《向歷史人物學品格》的著作群編輯了這一系列叢書,列舉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故事,並從每一故事中告訴我們如何在他們身上發現作人作事的道理,進而啟發我們奮發向上,在在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思,是一套有系統有可讀性的好書。
臺北市立新民國中校長 柯淑惠
簡介
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歷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啟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兵圍會稽,屈膝求和稱臣,史稱「會稽之恥」。勾踐受辱後,臥薪嘗膽,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節禮賢,厚遇賓客,賑貧弔喪,與百姓同勞。內以文種治理國政,外賴范蠡對應四方,國勢漸強。終於二十年後,滅吳以雪「會稽之恥」,並使越國聲威顯赫,號令中國。
張良並非體格魁偉、英氣非凡的人物,而是容貌竟像婦人女子一般,跟他的志氣並不配稱。但是,他身逢亂世,胸懷國亡家敗的悲憤,投身戎馬生涯,為漢朝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歷史家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才智,極口稱讚他那神妙的權謀。
作者簡介
劉昭仁
學歷: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民小學、高級中學教師,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
現職:實踐大學兼任教授
著作:《戴東原思想研究》、《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陸宣公學記》、《戴學小記》、《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細說弟子規》、《應用家庭倫理學》、《螢雪齋文輯》、《臺灣仁醫的身影》、《螢雪齋文續輯》等。
目錄
推薦序
編著者的話
忍讓的意義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容忍有限度的晏子
忍辱而為秦相的范雎
臨危不亂的荊軻
自薦的毛遂
忍小忿而就大謀的張良
忍胯下之辱的韓信
寬和忍讓的劉寬
以柔克剛的寇恂
謙讓不驕的羊祜
唾面自乾的婁師德
百忍治家的張公藝
忍讓睦鄰的張英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出版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