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社會科學
(022200)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對比研究
- 作者 /
王佳煌
- 出版社 /
國立國父紀念館(秀威經銷)
- 出版日期 /
2015-11
- ISBN /
9410000222004
- 定價 /
NT$
640
- 優惠價 / NT$
576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本論文對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作對比研究,以期全盤重建這兩種史觀。透過對比研究法的運用、周邊還原(政治還原與系絡還原)的程序、詮釋學方法,本論文構築一個共同的時空對比架構(歷史進化論、社會發展論、人本主義),彰顯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結構對比及兩種史觀之間的動態對比,提出新的理解與批評,並進而以這兩種史觀為領會對比韻律的理論工具,為對比哲學奉獻心力。
第二章探討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歷史進化論。孫中山為宇宙進化畫分明確的階段,有強烈的目的論傾向,馬克思則反對用目的論解釋宇宙進化。他們都認為生物進化與社會進化有明顯的區別。孫中山的歷史分期論,包括自然進化與歷史進化之分、三民進化論與民權進化論、知行進化論。馬克思第一階段的歷史分期論基於歐洲中心主義,將歐洲的歷史分期分成原始、古代、封建、近代資產生產方式等階段,後來注意到非歐世界的歷史進化及資本主義之前的經濟形構。孫中山與馬克思的歷史路線論分別是中心線東西對照論與中心線擴散論。前者出於中國中心主義,後者則基於歐洲中心主義。
第三章討論民生史觀的社會發展論。首先歸納出國內論者詮釋民生史觀的五條公式。繼而重建民生史觀的理論體系,以人民的生活為總綱,以社會的生存與國民的生計為途徑,以群眾的生命為最終目的。
第四章討論唯物史觀的社會發展論。首先羅列以往中西論者所詮釋的唯物史觀,如經濟決定論、技術決定論、多重決定論、功能解釋、有機論、公式套用論,並指出其優缺點。繼而建構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四種概念圖式:中心輻輳模式、中心三角模式、基礎-上層建築模式、中心直線模式。最後建構一個共同的對比模式。
第五章討論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人本主義。首先探討孫中山與馬克思的人性概念(人的定義與人的需要),對比其看法的異同。孫中山對人與自然、社會、歷史的看法的特徵是以主領客,馬克思則強調人與自然、社會、歷史的關係是辯證式的,顯露主客合一的思維。
第六章結論。第一節綜述各章研究成果。第二節略論本論文的缺點與局限,並以本文的對比架構(歷史進化論、社會發展論、人本主義)為準,展望未來的研究方向(時間分殊化、空間區隔化、生活相對化)。
(原出版日期:民國84年,於2015/11月轉至POD初版)
目錄
英文摘要-----i
中文摘要-----iii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壹、不對稱的比較研究-----2
貳、周邊還原-----7
參、理論重建的方向-----20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29
壹、研究方法-----29
貳、研究架構-----33
第二章 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歷史進化論-----44
第一節 宇宙進化與地球進化-----44
壹、孫中山論宇宙進化-----44
貳、馬克思看地球進化-----48
第二節 孫中山與馬克思論生物進化與社會進化的區別-----49
壹、孫中山論生物進化與社會進化的區別-----49
貳、馬克思論生物進化與社會進化的區別-----52
第三節 孫中山的歷史分期論-----57
壹、自然進化與歷史進化之分-----57
貳、三民進化論與民權進化論-----59
參、知行進化論-----66
第四節 馬克思的歷史分期論-----70
壹、歐洲的歷史進化--四階段論-----70
貳、亞細亞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之前的經濟形構-----82
第五節 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歷史進化路線論-----92
壹、孫中山的中心線東西對照論-----92
貳、馬克思的中心線擴散論-----97
第六節 本章總結-----106
第三章 民生史觀的社會發展論-----111
第一節 民生史觀的論述公式及其問題-----111
壹、心物合一論集中西哲學思想之大成-----111
貳、心物合一的本體論-----116
參、心物關係即體用關係-----124
肆、民生史觀的動力論、條件論、法則論-----132
伍、民生史觀矯正唯心與唯物史觀之弊-----133
第二節 民生史觀社會發展論的重建-----134
壹、社會發展論概念圖式總說-----134
貳、人民的生活--民生史觀的前提與歷史動力說-----138
參、社會的生存--民族主義與社會差異-----142
肆、民生史觀的機械式國家觀-----168
伍、國民的生技--民生史觀的政治經濟概念-----176
陸、群眾的生命--民生史觀的社會理想-----189
第三節 本章總結-----194
第四章 唯物史觀的社會發展-----202
第一節 既有解釋模式的檢討-----202
壹、經濟決定論-----202
貳、技術決定論或生產力決定論-----208
參、生產方式及社會形構之詮釋-----222
肆、有機論-----224
伍、多重決定論-----226
陸、辯證唯物論(公式論)-----229
第二節 概念圖示的重建-----237
壹、中心輻輳模式-----238
貳、中心三角模式-----250
參、基礎-上層建築模式-----254
肆、中心直線模式-----265
伍、總體分析架構-----268
第三節 本章總結-----271
第五章 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人本主義-----276
第一節 人性概念-----276
壹、人的定義-----276
貳、人的需要(need)-----291
第二節 人與自然-----298
壹、孫中山論人與自然-----298
貳、馬克思論人與自然-----301
第三節 人與社會-----309
壹、孫中山論人與社會-----309
貳、馬克思論人與社會-----315
第四節 人與歷史-----327
壹、孫中山論人與歷史--精英論與意志論-----327
貳、馬克思論人與歷史-----330
第五節 本章總結-----336
第六章 結論-----345
第一節 各章研究成果總結-----345
壹、歷史進化論-----345
貳、民生史觀的社會發展論-----349
參、唯物史觀的社會發展論-----356
肆、人本主義-----360
第二節 限制與展望-----368
壹、歷史進化論-----370
貳、社會發展論-----375
參、人本主義-----382
參考書目-----389
中文參考書目-----389
英文參考書目-----396